可能就是对现实的无奈吧!想要改造现实却没有这个能力。精神面貌去向颓废。或者是佛系了,唉!你觉得我说的有道理
佛系青年在自嘲背后是是一种在不安的时代中寻求内心安宁和自由的手段,但它已经丧失了古罗马的激进性和悲剧精神,不去直面自身的困境、苦难和不可逃脱的死亡,他们的平静不再是建立在对悲剧命运的终极接受上,而是建立在“我知道,但…”的幻想上的。或许他们抛弃的不是对物的依赖,而是对现实的反思,“都行,可以,没关系”的态度成为了心灵庇护所。
一个孩子想要一颗糖,可是无论怎样,命中注定,他得不到那块糖。他就这样想啊,想啊,想得撕心裂肺,痛彻心扉,直到有一天他再也不忍受不了这种痛苦,于是他告诉自己,那块糖一定是苦的,直到有一天,被自己催眠了。
欲望太强,能力太弱,所以我们痛苦,当我们告诉我们自己,算了,得不到定本不属于我,属于我的跑也跑不掉,我们的痛苦就会减少很多,但这本是一种安慰自己,逃避自己的方法。我觉得一部分的佛系青年嘴上说着无所谓,实际心里还是很有所谓的。
受过打击的人,往往会有两种表现,一种是奋发图强,一种是堕落,因此一个人表现怎样肯定跟他受过的打击有关系。
任何人都不想颓废的,谁还没心比天高过,可是上了班之后赚的钱勉强温饱,不敢生病,不敢出事,不佛系怎么办呢?天天喝鸡汤已经有了抗体,更多的是生活的压迫,每个人都想成功,但是成功的人寥寥无几,辛辛苦苦攒了一年钱,不如房子一个月涨的多,有的人需要三代人攒了个首付从此变房奴,有的人一朝暴富,有的人…老百姓是最简单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