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接着的结论就是北上广深已经进入发达国家了,这我不能苟同。一个发达国家,首先是一个主权独立的个体,它在享受好处的时候也需要受到国际准则的制约。比如你不可能无限制吸收其他地区的廉价劳动力,也不能在不签订互惠条约的时候随意把其他国家作为市场。更不会有广大的腹地利用你做对外交往的口岸。北上广深是什么情况呢?本身教育经济非常发达,却无需像真正的发达国家一样承担昂贵劳动力的负担。为什么北上广深可以上午买个东西,下午就快递送来;吃完饭单叫一个水果外卖也有人送来;城市建设效率极高劳动力成本低的惊人?都是因为还有几亿廉价劳动力等着用相对微薄的成本来为已经达到发达国家收入的人提供成本。赚着发达国家的钱,用着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爽不爽?在美国想吃水果了,点点手机让人削好送来,要多少钱?我想都不敢想。除了廉价劳动力,还有全国各地最出色的人才趋之若鹜,有全国的物流来通过北上广深做出口。北上广深的高附加值产品可以无障碍无关税无须谈判向14亿人口的广大市场销售。与此同时,他们的福利却用户口作为壁垒向外界关闭。假设四大一线城市独立成一个真正的国家呢?廉价劳动力和人才都不能随便引进,因为他们会赖着不走造成移民问题。工资会上涨几倍甚至十几倍,不会有那么多起早贪黑的快递小哥一个月拿着五千块工作12小时保证你的快递当天到达。你的产品要卖出去需要交更高的关税。作为全国物流出口的福利也因此消失。
中国有个优势,是高技术产品集成的地方,虽然老有人说我们赚组装的钱,但是集成的地方,配套慢慢会其来,所以中国只要把进口大头的技术产品,通过竞争的方式,堂堂正正打赢,国产品牌占据技术产品供应链,进口基本只进口原材料的时候,汇率就会大幅度重估,那时候,就算不是发达国家,也不会差多少,毕竟你一个日本工程师能做的,我一个中国工程师也能做,赚的钱自然差不多,那他们对应的本国其他职业,也差不多了,至于资源消耗之类的,中国的人均资源消耗并不少,赶得上比较环保的发达国家了,即使变成发达国家,进口原材料的规模也不会增长太多,不构成太大阻碍,当然了,还需要定价政策引导,不能像美国人那么浪费。
只要工业发展起来了,第三产业发展起来只是早或者迟的事情,工业发达的国家一定也是第三产业发达的国家。反之如果工业衰落了,第三产业迟早随之衰败。发展的好,成为发达国家,并带动东南亚印度非洲的增长。发展的一般,无法成为发达国家,并且将欧美日等发达国家都拉回发展中国家。因为中国科技水平年年都在提高,科技论文数增长率比经济增长率还高。如果中国无法成为发达国家,那么发达国家大部分科技都会被中国一项项攻克,今天的高铁华为小米,明天日产宝马奥迪苹果等等市场会被中国的新兴企业抢占。发展的差,除非出现内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