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城市,老人乘坐地铁的状况并不相同,在广州地铁上,每天都可以看到很多老年人搭乘地铁,并不存在多数老人不坐地铁的情况。
地铁线路的便捷性显而易见,它能够让我们更快捷方便地到达我们的目的地,而且相对于路上交通,乘坐公交,搭乘地铁的费用比公交低,而且所需要的时间比公交还短,更不会出现交通拥堵现象,更为有序可控。
所以很多老年人都办有对应的地铁搭乘卡,方便在坐地铁的时候使用。这些老年卡的数量相对于整个交通卡,还是占有一定比例的。这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多数老人不坐地铁”是比较主观的。
当然,在某些时间段我们能够看到的老年人比较少,但这是有原因的:高峰时间段,出行的年轻人比较多,这个时候搭乘地铁会比较拥挤,老年人并不需要急于这个时间段出门。
有在上班高峰期挤过地铁体验的人们,一定知道那时候是人挤人的,甚至只要站在人流之中,不用自己走,人流都会推着你向前……而且上了地铁之后,摩肩擦踵的,胖子都能给挤成肉饼……
而退休的老年人,根本没有必要去挤这个时间段的地铁。有这个时间,走出家人们买买菜,上公园遛遛弯,跳跳广场舞,不比去地铁人挤人来得实在舒适吗?
所以如果是按照上班高峰期来统计的话,确实没有什么老人做地铁,但是这是由于挑选时间出现的“统计偏差”,并不是老年人地铁搭乘情况的实际……
当然,也确实存在部分老人不喜欢坐地铁,能避开地铁的情况下会避开地铁,主要原因有:对地铁过闸口使用不熟悉、对线路换乘不清楚、部分线路电梯事故频发等。
新闻就曾报道过,有个南京的老人带着孙子过地铁,但是在过闸机的时候,不太会使用,导致了被闸机夹成了肠穿孔……
确实有一些老年人,对于新鲜事物接受的程度比较慢,而且有一些地铁的闸机设置不太合理,很容易在通过的时候,不小心就被夹到,或者被闸口转动的分流转轴打到。所以有部分老年人不喜欢做也是可以理解的。
还有部分老年人,本身意识就不太清醒,在人流密集的地铁上,他们根本分不清哪个站是哪个,又该到哪里换乘……不像公交车,直上直下,一步到位……
他们需要牢记自己应该从哪个方向进站,又是乘坐哪个方向的地铁,到哪个站下车。又该从哪个出口出。
不然偌大的地铁,就变成了一座困住他们的“迷宫”……
而且随着这些年的新闻媒体的发展,很多地铁突发事件也会第一时间传到老年人那里,比如地铁三号线发现扶梯板踏空事故,导致站在扶梯上的受伤。
这些新闻的出现,也让老人在心理上加深了对搭乘地铁的恐惧。当然,平时经常搭乘地铁的老年人自然不会被这样的新闻吓到。
其实不管是地铁还是公交,只要能够让老年人出行更加安全、便利,就是好的交通工具。
现在,很多城市都拥有自己的地铁交通线,地铁已经成为大多数人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有了地铁,人们出行更加便捷,有了地铁,城市交通更加顺畅。地铁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好处,然而,现实生活中,你会发现,很多老年人却不喜欢乘坐地铁,他们出门一般都是坐公交。
为什么多数老人不坐地铁呢?
1、地铁网线交汇众多,对于老年人来说,乘坐地铁较复杂。
一个城市的地铁线路特别是大都市,一般都是几条线在一个站会聚焦一次,然后乘客再换其他线路才会达到自己想要去的地方,对于老年人,要弄清这些线路走向,确实有点复杂,而且,有些老人还要想中途换乘,地铁要转换线路还需要走些路程,不像有些公交路线,这趟车下来就可以转换那趟车,乘公交就会更方便,所以他们宁愿坐自己已经熟悉的公交路线。
2、乘坐地铁的人比较多,而且这些乘客大多数是年轻人,老年人乘坐地铁会感觉很挤。
随着地铁线路的开通,很多年轻人更愿意乘坐地铁出去办事,因为地铁相对其他交通工具来说不会堵车,出去办事花费在路途的时间会更少,有利于提高办事效率,因此,目前的地铁线路几乎都很拥挤,而老年人一般出去要么是玩耍,要么就是买点东西,他们不赶时间,所以他们会乘坐相对不拥挤的交通工具。
3、乘地铁花费的钱要多些
从相同的起点到终点,乘坐地铁比公交需的钱会更多些,老年人虽然有免费的乘车次数,但是乘坐公交花费的次数会少些,所以,他们宁愿乘坐花费钱少的交通工具。
总之,老年人不喜欢坐地铁也是有一定原因的,其实,老年人只需选择适合自己的交通工具出行就好,交通工具速度的快慢不重要,重要的是老年人自己觉得方便舒适就行,地铁相对而言更适合年轻人。
作标天津,老年卡,地铁无效,单程票价,少则两元,多则十元(市区到滨海新区),即使是地铁老年优惠卡打七折后,来回也是好几块,很多老人,为了一斤菜便宜几毛钱,会坐好几十站的公交车去卖,坐地铁花钱,划不来。
我认为主要是地铁价格太高了!我们享受半价(60~69岁),沈阳地铁2号线从浑南到沈北往返地铁票7~9元,而乘公交车只需4元(按倒一次车算)。
我想可能是因为大多数的老人他们并不了解地铁,还有的可能是因为地铁的乘坐费用比公交的贵,出于省钱则不会选择做地铁。
很多老人不会坐地铁他们会觉得特别的麻烦,人的体力受不了,会觉得很不方便,下楼梯的时候也缓慢,所以他们不坐地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