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郭在《论五十年相声之现状》里笑谈过当初演出台下就一个观众也得好好演的事情,而且还跟那一个观众开玩笑说:“你要好好的听,上厕所必须跟我打招呼,我们后台人比你多的多,关上门打起来你跑不了。”这在我们观众听着就很逗乐,但是这件事在当时发生的时候能说是喜剧吗?你看那相声里的主人公有几位是功成名就、一生顺遂的呢?大多数时候相声里面的主人公倒霉的时候咱们才会乐吧。
相声对观众来看是喜剧,但是对于节目中的人物就是悲剧了。只不过演员用一种夸张、搞笑的表演形式演绎的让人觉得可乐。比如老郭和于大妈的相声《买面茶》,里面有一段是晚上准备睡觉了,家里就一床被子,跟口罩那么大,没办法了只能是弄两筐土进来盖身上,老郭还像模像样的说半夜翻身留神,别把胳膊露出来啊,冻找你们啊。咱们听着可乐,但是实际上是个很心酸的事情。
有啊,真正意义上的悲剧,不是穷疯了想不出来的作品。《菜单子》,《梦中婚》、《开粥厂》、《老老年》。这几个扔西方戏剧里都算绝对的悲剧,不过是以乐的方式呈现的。一个穷的没法的人幻想兼济天下开粥厂,一个可能都二年没见过豆腐的人说肉多便宜,豆腐白给,自己都编不下去了。多悲剧啊。我第一次听老老年差点给我听哭了。
醋点灯,李伯祥杜国芝两位老师的版本,不要听郭德纲的。初次听的时候觉得滑稽可笑,然而一回味,“头年八月节你没吃饭”,“水里都长了跟头虫了”,“如若不赊我五斤面一会你们这就着火”,“棒子面”,“给饺子剃头”,体现的是一种何等悲惨的生活?而相声演员们还要将这种悲惨的生活转化成笑料,去取悦正在听相声的我们。
我倒是觉得当年穷时候的老活儿,都是描写穷人们山穷水尽走头无路时经历的囧途。他们为了活命所无奈作出了各种哭笑不得的尴尬的行为。同样作为底层人士的老艺人把这些笑料收集出来汇总成对这个群体无可奈何的自嘲。
是能让人发自肺腑笑的艺术,百姓疾苦自有百姓知,如果在休息的时候听一听相声都要去为剧情所感动流眼泪那就有点不值得了。可能你讲了一个很悲情的故事,最后发现底下的观众过的比这个故事还悲情,那他们就会认为主人公很幸福,所以也起不到悲情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