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前,成都火车北站的五个非机动车停车场以每年51万高价被私人老板拍下,这么高的价格都能拍出来,可见当时这五个非机动车停车场的生意有多火爆。而如今,共享单车出现以后,彻底改变了大家的出行模式,很多人放弃了骑自家自行车,电瓶车出行。
基于方便,省去了停车的麻烦,车辆被盗的风险,现在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了共享单车,所以现在的非机动车停车场可谓门庭冷落,生意一落千丈。今天上午,记者首先就来到了以每年51万高价被拍下来的成都火车北站周边的五个非机动车停车场,说起现在的生意,守车员都大呼生意做不下去了。
守车员张大姐说,在共享单车出来以前,他们的生意还不错,一天至少也要收四百多元,高的时候可以达到五百多元,现在收的停车费下降了一半多。记者看见,停车场的自行车收费是两元,电瓶车是三元,张大姐说,他们这个停车场是当初以每年51万价格拍下来的五个停车场之一。如今一天一两百的收入,一个月也就六七千元,老板亏大了。
记者算了一笔账,像张大姐守的这个停车场总共是两个人在轮班守,每人每月工资是两千五,一个月工资的支出就是五千元,一个月六七千的收入,出去守车员的工资,所剩无几。然而五个停车场每年51万的承包费,平均下来,每个停车场每月的承包费就是8500元。张大姐说,今年合同到期后,如果还是以之前的价格承包,老板肯定不会在继续干了。随后记者又来到了成都大酒店门口的另一个非机动车停车场,这里的生意也可以用惨淡二字来形容。 在共享单车的冲击下,曾经能赚钱的非机动车停车场如今别说赚钱,就是生存也难以维系,在成都王府井天桥下的一个非机动车停车场,看车老人说停车场是自己儿子承包的,如今工人请不起了,只能让他来代为守着。
一元一辆车,可以停一天,但是从早上到下午一点,老人也只收了十块钱的停车费。如今成都地铁开通了四条线,加上共享单车解决了最后几公里的交通,越来越多的人不再愿意夏天一身汗,冬天风往身体灌,下雨还得浑身湿的传统骑自行车,电瓶车出行的模式。所以造成了如今非机动车停车场经营难以维系的现状。
而西南交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陈光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示,对于非机动车停车场难以维系经营,而共享单车存在无序停放的情况,其实两方可以合作。他认为非机动车停车场经营者可以为共享单车提供维修,维持停车秩序等服务,共享单车公司可以给予这些服务提供一些报酬,达到双赢的目的。
为什么会觉得这两个会影响民生呢?
首先并不是所有人都买的起车,打得起车的!虽然大家都知道买车会很方面,但是买不起啊!买得起也养不起啊!而且如果所有人都买车,且不说买的不买得起的话!如果大家都买车出门都开车的话!那画面,还有路走吗?
还走得动吗?这都是问题!
而且共享单车确实很大程度的方便了我们的生活,以前非要自己买自行车或者挤公交,现在出门完全不用考虑这个问题,随手一扫直接骑走,而且到哪就可以停到哪,方便了所有人的生活,何乐不为呢?
还有自家的小电动等出行明显更加的方便,不用担心动车,而且比汽车更加环保,人们自然都喜欢这样的出行方式!
但是有这么多共享单车和非机动车自然也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随意占道,路上不看红绿灯随意穿插都是造成事故的潜在因素!
这些情况既要禁止也不能就此取缔共享单车和非机动车的存在,双方都各有优势方面,都方便着我们的生活,只要大家都守规矩,完全没有什么影响之类的问题!
这个还用纠结吗,肯定是共享单车了,自从有了共享单车,人们出行确实方便了不少,但是也出现了很多的问题。
首先第一个就是停车区域的不固定,这是一个特别纠结的事情,停车地点的不固定确实是方便了大众,但是也带来了非常多的不方便,比如一些素质差的人,竟然将共享单车停在机动车道,人行车道上,甚至公交站牌也停满了共享单车。
应该在共享单车的app里设计个停车位的识别,如果停在了上述的这些地方,应该进行罚款。
还有的人把共享单车随便横在马路中央,有的小朋友故意把单车推到,造成了很大的占地空间,有很多城市里的堵车都是共享单车引起的。
非机动停车位虽然也占用了一定的道路空位,但是人家的停车位是固定的,肯定不会设置在马路中央这样的地方,所以,再出现共享单车的时候就应该考虑到这个问题。
共享单车的出现都这么影响交通市容了,不知道共享汽车出现会混乱成什么样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