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悟做人之道,才能使自己更具人格魅力。做“官”重在做人。有的人,身处管理者的位置,手中掌握着一定的权力。但在做人上有着很大的欠缺,员工认同度并不高。身为管理者要更得人心,就要注重加强道德文化的修养,多悟做人之道,多修善良之德,多戒恶小之节,多怀感恩之心,多为正义之举。对上尊而不卑,对中谦而不傲,对下和而不凶,对外礼而不欺。特别是对下属,要显得平和一些,低调一些,真诚一些。思想上要善于沟通,多加倾听;工作上要善于包容,多加指导;成长上要善于鼓励,多加培养;生活上要善于关怀,多加理解。做到凡事以德服人,以善待人,以诚感人,以理说人。德要配位,才能赢得群众的拥戴。
不将自己当领导,而是火车头。为什么呢?若将自己视为领导,凡事居高临下,高屋建瓴,指导工作难免不接地气,下属也许闷不吭气,心中却并没有几分敬重。若是能够躬亲而为,期待他人之事,自己先做到,至少心中有六七分了解,这样便能体会下属在工作中的心情与辛劳,而非轻飘飘的下达指令后便高高挂起。所以,第一法则:请让自己成为榜样,而非职位上的领导。若指导,必然不是单纯的下达指令,而是自己本身要是专家至少是前辈。否则,也就没有管理者存在的必要。而管理者存在的必要,本身就是对Boss负责,上传下达,更好带领团队完成项目任务。
常省自身之过,才能使自己变得更加优秀。走上管理者岗位以后,对于有的人来说,渐渐地会产生一丝官气,滋生骄傲自满的心理。身为管理者要做到更得人心,就需要保持头脑清醒,正确客观地认知自己,自知之明。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扬长补短,变得更为优秀。因此,平时要多一点自知,少一点自负;多一点自省,少一点自傲;多一点理性,少一点任性。特别是在工作中产生矛盾和误解或在工作中出现问题和错误的时候,要首先从自身上找原因,而不是对上找客观,对下推责任,把自己摘得干干净净,看不清自己的不足。自省、自知,才能自明、自强。
常怀慎独之心,方能赢得尊重。普通员工需要朝九晚六按时上下班打卡,管理者则拥有更多的自由。若是员工九点到,管理者姗姗来迟早早而退,员工心中如何作想?员工心中,企业才是领导,Boss才是领导,管理者因为德才兼备晋升才得以成为管理者,若是不能自律,恐怕会被看轻许多。所以,即便身居要职,成为管理层,也不要自由散漫,唯有严格自律,真正做好一个团队Leader,才能赢得人心,让团队成员从心底当你是好朋友,好师长。
常守自律之章,才能使自身的形象更佳。当了"官"以后,有的人容易放松对自己的要求。身为管理者要做到更得人心,就需要对自己更严一些、更狠一点。特别是对下要做出榜样,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要带头遵守制度、纪律、规矩,以良好的形象彰显正气。瞄准做人做事的高线,把守公正廉洁的底线,不触道德法律的红线,增强做人的底气。这样才能更加赢得群众的尊敬。
职场中的管理者,上让领导赏识,中让同仁认同,下让员工追随,外让群众赞许,才能得到多助,深得人心,拥有良好的人脉,更好地成就事业。做到这点,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但是,只有注重加强自身修为,常省自身之过,常守自律之章,常悟做人之道,常修做事之法,管理者就会越来越有人格魅力,越来越能聚拢人心,越来越有作为成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