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不太喜欢喝酒的人,尤其是不太喜欢喝浓烈的酒。毕竟喝到嗓子里,感到一股浓浓的辣味。咽又咽不下,吐又不能吐,每次喝酒,总是眉头皱起一大把,那种样子,比喝药还难。因此每次赴宴,总是很忐忑。
不过我喜欢家乡的酒。
我的家乡在宿迁,那是全国文化旅游名城,也是项王的故里。说到宿迁,或许人说,你们那里可是酒城,你们那里的洋河大曲可了不得,是闻名全国的八大名酒之一。是吗?每到此时,我总是不以为然,洋河大曲不也很平常嘛,家家户户摆宴席极其普通的一种酒,这有什么特别的呢。
体会家乡的酒不平凡,是在二十年前,那时是在上海。几个老同学聚会,都是河北、山东的,有人居然拿出我们的家乡酒-——洋河大曲,让我欣喜的眼都绿了。同学们都说老李,这是你们老家的酒,居然没见你拿过来。
我囧了,说道:路那么远,带一瓶酒真的不太适合。
说是说,饭桌上该喝还是喝。好久没有喝到家乡的酒,现在在异乡居然看到故乡的酒自然格外的亲切。而且洋河人喝酒似乎有种天然的激情,洋河土话说:洋河的麻雀都能喝二两,意思是走在洋河的大街上,随处都可以碰到一斤哥、二斤哥。有时到洋河镇游玩,一靠近美人泉那个地方,便有扑鼻的酒香。
开始喝酒了,虽然酒并不多,但是微微有些醉意。有人便打趣道:洋河的酒为何这么有名。
据传,洋河大曲在唐代就已享盛名,尚可考证的历史已有四百多年,明朝时已闻名遐迩。当时曾有九个省的客商在此设立会馆,省内外七十多位商人客籍于此,竞酿美酒,使洋河镇的酿酒业更加兴隆繁盛。据《泗阳县志》记载,明朝著名诗人邹辑在《咏白洋河》中写到:“白洋河下春水碧,白洋河中多沽客,春风二月柳条新,却念行人千里隔,行客年年任往来,居人自在洋河曲”。清雍正年间,洋河大曲已行销江淮一带,颇受欢迎,有“福泉酒海清香美,味占江淮第一家”之誉,并被列为清皇室贡品。清代同治十二年编纂《徐州府志》载有“洋河大曲酒味美”。又据《中国实业志·江苏省》说:“江北之白酒,向以产于泗阳之洋河镇者著名,国人所谓‘洋河大曲’者,即此种白酒也。考洋河大曲行销于大江南北者,已垂二百余年之历史,厥后渐次推展,凡在泗阳城内所产之白酒,亦以洋河大曲名之,今则‘洋河’二字,已成为白酒之代名词矣。”
当然,如果只是皇家的贡品,洋河酒就没有了平民化的色彩。“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而且岁月的更替,家乡酒的味道不仅没变,而且愈来越浓厚。红白喜事,大小宴请,洋河大曲随处可见。
洋河酒有很多种,也不一定只是洋河大曲,走到宿迁洋河镇,大大小小的酒肆随处可见。各种各样的小酒厂等等都是很有特色的,这时候如今置身在洋河的大街小巷,不用说品尝,就是闻一闻,也算醉了。
亲们,这个问题暴露了家乡啦,哈哈。
对~我是河源客家人,我最喜欢的家乡酒就是客家酿酒啦,来,上图:
还记得去年我做月之前,老妈就亲自给我酿月子酒:
第一步:先买好糯米,一般冬糯米最好,因为冬季的糯米比较甜;备好酒酿,一种发酵酵母。
第二步:洗干净糯米放入适量清水的电饭煲中(煮饭一样的过程),煮成糯米饭,捞起来待饭冷了后,放入适量的酒酿(酒饼)一起拌均匀。
3.把拌好的冷糯米饭放入酒缸中,盖上盖子,再放一层棉衣或者衣服让酒缸保温,这里特别需要注意是饭一定要放冷了才能入酒缸,饭冷酒才甜,否则会酸。
4.一般几天就可以知道酒是甜还是不甜,待酒酿发酵到一定程度,一般至少需要十几天时间,米才能发酵成酒。
5.这是的酒就是纯的米酒,很甜,如果要浓一些可以买一些米酒放入,米酒就是经过提炼的米酒,浓度一般达到60%,一起加入后盖上盖子泡。
6.待一定的时日把酒过滤出来放在酒缸里搬到屋外用火烤沸。
这时最好盖子是:荷叶+碗+水,这样煮沸的酒还有荷叶的香气。
7.待就冷却后就可以搬到屋内,完成客家酒的全部过程,待月子喝。
8.这时你会问,啥,月子能喝酒?我只能呵呵啦,因为月子我喝了3坛酒。
如果你要反驳我说做月子不能喝酒,我只能说,天下无奇不有,你只是见得太少了。
这就是我最爱的家乡酒:客家酿酒!
个人公众号:吴丽婷Anita
我们这里地处鄂西北,山地,盛产粮食,所以粮食酒比较多,比较出名的就是房县黄酒。
黄酒本身含有丰富氨基酸,其中有8种是人体自身不能合成而又必需的。这8种氨基酸,在黄酒中的含量比同量啤酒.葡萄酒多一至数倍。而且还能舒经活血。
房县黄酒又分大曲酒和小曲酒,大曲酒容易量产,但是后劲足,酒后后伴随头痛现象。小曲酒,产量低,但是品质很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