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我个人的角度出发,我觉得,如果不超过两种方言,可以先让孩子接触两种不同的方言,如果还有第三种,那就只能慢慢教了。我家就有说普通话的,广东话的,广东话还分粤语和潮汕话。家里的孩子一直都以普通话为主要语言,但是渐渐大了,接触的人的范围就大了,除了说普通话的外地同学及家长朋友等,还有同学老师以及我们自己的朋友是本地说粤语的,还有家里亲戚说粤语分支和潮汕话的。但是我们真的平时给孩子灌输粤语,粤语分支以及潮汕话太少了,甚至潮汕话根本没人跟孩子说,因为孩子的爸太少在家了,在家也顺应我们说普通话或者听我们讲粤语。这就导致了我们回乡下,孩子跟我的亲戚以及爸爸家的亲戚基本无法交流。好尴尬。
我一直认为,语言是一种工具,也是一种文化。所以,如果可以的话,掌握尽量多的语言,只有好处没有坏处。那么这道题的答案对我来说就很明显,只要条件允许,当然要让孩子在家里说方言。有些方言如果不刻意加以保护和传承,慢慢就会失传了。其实方言联系的是历史和文化,失传了是很可惜的。我们常常说“把根留住”,最好最自然的方式,当然就是让孩子从小就懂得说自己的方言,这样才能自然地去了解自己的历史根源、文化脉络。
在家就多教普通话,方言不用教时间久了也会。在外地生活第一普通话,第二当地话,毕竟孩子的圈子是这里,第三是家乡话,没有家乡话的环境孩子也只能模仿个皮毛,并且失去了交流价值,学习只能靠个人兴趣。为什么不管在哪第一要说好普通话呢,因为小孩子第一选择方言的话,普通话多多少少都会有方言口音,在家还好些,普通话说不好可以说家乡话,在外小朋友真的会嘲笑他的方言口音!个人观点,实用性出发。孩子越小越有语言天赋,多了解几门语言挺好。
普通话是我们国家的国语,便利全国人民相互交流,语言沟通,所以从幼儿园娃娃开始就学普通话。但是,各个地方的方言是有各地方的老祖宗传承下来的地方语言,所以地方话也一定不能失传,所以孩子们在家说方言,在学校讲普通话,为了不让地方方言失传,我们无锡电视台有一套电视节目叫大话阿福,专门用无锡方言播音这套电视节目,让老年人也可以完全看懂、听懂电视台播出的节目,享受着美好生活的乐趣。
我觉得一定要学习方言,方言虽然在交流中带来了很大不便,但是如果一味地强调普通话,方言的损失是不可逆的,这是非常宝贵的文化遗产,如果我们不能一代一代传下去我觉得非常可惜。我个人认为,是不是有必要成立一些专门的组织机构来传承方言,编写一些方言故事,话剧等,把方言融入进去,通过艺术表现形式将方言不断传承下来。
孩子在家应该说普通话。因为普通话是官方语言,走遍全国无死角,谁都能听懂。而且从小就练习运用,长大后形成习惯少走弯路。今后汉语在全世界范围内越来越多的人在学习在运用,而且汉语使用的人在全球范围内最多,将达到16亿到18亿人口。所以,在家里大人应该鼓励孩子说普通话,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也要求孩子说普通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