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十七岁开始就不管家里要钱了。二十二岁开始给家里钱,二十六岁给家里买了房子,买房后烧煤钱都是我出。虽然是平房,如果不买,我爸一辈子都得租房住了。家里家具,家用电器都是我买的,给钱,买衣服,外衣内衣。陆陆续续有十年了。现在平房拆迁,家里也住上楼了。我是个养女。因为是女孩出生就被父母抛弃。他们一心想生儿子,结果生了五个女儿,我是最小的,被他们抛弃又辗转了好几家到了我养父这里。小时候很穷,吃不好穿不好,养父酗酒,只要有酒就行。也不好好过日子。所以养父一辈子都穷,连房子都没有。我觉得父母五十岁左右,身体好时,子女还是不要经常给他们钱了。习惯了,不给他们会有意见。
好像从记事起我就没问父母要过钱,可能因为穷吧。七八岁的时候偷过父母两块钱,被父亲追了二里地揍了一顿,从此好像就没要过钱。从十六不上学了就打工了。天南地北的蹿,也没挣多少钱。结婚后也是东一榔头西一斧子的漂。但从不给父母要钱要东西。父母有了自然给,没有要也白搭。从小学的任何技术都是自己给别人打工学的。也没花父母的学费,这可能是命。包括现在的房子,小厂子都是我个人边挣边建。父母虽然走的早,但我从小养成了自力更生的习惯。所以从来没有因父母的不在了会觉得很缺手。只是会觉得现在日子好了,确不能孝顺他们了而感到伤心。愿父母在天堂过的好一点。
准确的说除了学费从来没有跟父母额外要过钱。很多时候,书本也是不定的,去借别人用过的旧书。校服也不会去定,有活动就哭着回家。亲戚或者父母给的几分的零花钱也被攒起来,给父母买了东西。家庭贫困的孩子,懂得钱的重要性,是不会向父母伸手要钱的。
出来工作后就没要过钱了,然后第三年开始往家里打钱。第一年自保自,第二年吃喝玩乐,第三年吃够了玩好了,工资也涨起来了,就开始往家里打钱了。然后第四年又把存的钱拿出来了,给自己买了辆朗逸。我感觉我的人生还是蛮爽的,吃也吃了玩也玩了。
从我开始工作的那个月,就开始给家里交钱了。父母养大我们不容易,辛辛苦苦的盼着儿女长大,所以我们到现在每个星期六还雷打不动的聚在一起和父母欢聚一堂。虽然说婚后不交钱了,但父母的需要我们都很积极的付款,比如住院费。
你大学毕业的那一刻开始就不要再向父母要钱,这时你想需要深造,想要找工作,需要父母资助你,你应该向父母打借条,未必是手写内,内心写的也可以,并规定自己一定在毕业一定时间内,比如一年两年把这个钱还给父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