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生活都是快节奏生活,说压力不大,那是不可能的。首先从经济方面说,我住在合肥,合肥的房价最近两年可以说是疯狂涨,基本上稍微偏一点的地方都15000朝上了。中国人讲究的成家立业,这个家都在业前面,可想而知有套房子多么重要。再说作为现代社会,你说男的没有房子有几个岳母会把闺女嫁给你。有了家才能安稳,关键是现在买套房子以合肥为例,边缘地带也不说那些好的了,一般人买不起,首付40万起码得,贷款30年,每月至少4000多,装修家具家电15万起码要的。房子装修好了然后结婚,不说彩礼啥光酒水车队啥,三金钻戒,三金姑娘好,可以不要,但是一辈子就一次婚,钻戒总要买个吧,一对一万已经很省了,算算7.8万总是要的。
不管是处于什么时期,处于几线城市都各有各的压力吧。以我亲身经历为例,毕业后回到4、5线城市成为了万千螺丝中的一颗螺丝钉,其实在家人和朋友的眼里,我应该是过得很舒适的,国企,待遇好,工资也还OK,上班时间短,福利多,好找男朋友。但是当我真正处于那个阶段的时候,我的生活压力来自于每天机械繁琐的工作,来自于父母关于生活婚姻的唠叨,来自于迷茫的生活状态,不知道大家有没有那种感觉,就是毕业了却没有明确的方向,很迷茫,不清楚自己想要什么,也不清楚如何做,可以说是一点头绪也没有,但是又不知如何去改变。那个时候因为压力问题,一年胖了差不多20斤(ps:当然也不能排除胡吃海喝)
每次我的家长会都是我爸去开,我每次的每次都想让我妈妈去开,但是我妈妈要在做家务、要做饭给爷爷奶奶吃,她必须要照顾他们,即使他们身体硬朗,可以自己做饭,或者我爸爸做饭。那也绝对不行,在他们的眼里,媳妇就是做饭洗衣服的,每顿饭都必须做,不可能有自己的事情,就算去上班,也必须赶回家给他们做饭。家长会,让你爸去开就好了。我感觉我妈妈就是隐忍的代名词,或者她也想过离婚,但是心疼我们这些孩子,于是选择忽略奇葩的他们。
从我记事开始,我就知道我的家庭有着重男轻女的观念。我上二年级的时候弟弟出生,在那之前,我的记忆中,就记得我奶奶些许言语,说因为我和姐姐不是男孩,所以得不到外公外婆的宠爱。但是在我的印象中,我外公外婆对我们还是挺好的,并没有展现出重男轻女的思想。反而是她,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她总是以她的思想强加到别人身上,是她和我爷爷重男轻女,以为全世界都和她一样。
我奶奶是掉到钱眼里去了,她会以攀上个有钱人为荣,而不是自己变成有钱人。她经常和我说这样的故事,邻居家的谁谁谁,她的女儿嫁给了香港的一个有钱人,对方给女方的父母在家乡建了一栋楼房,如何如何风光。她每次都忽略这样一个事实,那个所谓的有钱人,家里已经有一个妻子了,孩子都已经上大学了,还有,那个有钱人几乎是和他的岳父大人同样年纪。
曾经我想和他们讲道理、阐述我的想法,发现我所做的都是无用功。于是我去深究让他们产生这种思想的内在原因,发现这些都是历史遗留下来的痕迹,没有钱读书,或者本身也不想读书,在那个贫苦的岁月里,能让他们抓住希望的只有钱。即使现在日子好点了,那种节俭的习惯依旧伴随着他们的一生,根深蒂固,无法改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