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时候有段时间肠胃不好,吃肉类的食物总不太消化,所以我总吃蔬菜。有次和一些人出去聚餐,吃饭的时候我在想,若是待会有人问我为什么不吃肉只吃菜,我是开个玩笑说自己考上佛学院了呢,还是把自己得病的事告诉大家呢?事实证明我想多了。整顿饭吃下来,没人注意到我吃了啥、爱吃啥,或许发现了但没兴趣进一步了解。后来想想,我也同样不关心桌上其他人的情况呀!从此我深刻意识到,自己在别人眼中只是nobody,许多我自以为重要或尴尬的事,别人完全不关心。想通了这一点,我的生活轻松了很多。
大概几年前坐飞机回哈尔滨,邻座的小伙子很健谈,两个人聊起来才知道他跑几千里的目的只是为了给大学同学送一盒自己家刚下来的茶叶。我很奇怪,接连问了几个问题。茶叶很珍贵吗?不能用快递吗?是要谈生意吗?结果都不是,小伙子笑着说:“只是想跟他一起泡一壶尝尝。”这么多年我想起这件事总会觉得自己很市侩。世界上千千万万的路通往一个终点,我们通常会选择最简单的、最利益的,而忘记最温情的那一条。
大学时遇到一个辩题,「传统文化是不是包袱」。我们的立场是「是包袱」,这个看起来就知道很难打,情理上和道德上都处于劣势。正在蛋疼的时候,一个学长说,倒不如流氓一些。
于是,我们在场上的立论是,「包袱是什么?包袱就是一个包,把各种东西装在里面。传统文化包罗万象,就好像是一个包袱......」对方全都傻眼了。他们表示,见过流氓的立论,没见过这么流氓的立论。
我们小县城交通秩序很混乱,不少道路很窄,汽车电瓶车混杂。有一次我骑电瓶车,经过十字路口要直行,然而由于十字路口信号灯是不对右拐进行限制的,因此右拐的汽车一直拦住我的道路。我当时心里那个气呀,这些开车的司机真是没素质,太讨厌了。没过几天,有朋友向我吐槽,说小县城里骑电瓶车的横冲直撞,都不顾及车的,太没素质了。从此我深刻理解了屁股决定脑袋的道理。
高中的时候在学校外边租房子住,同住的有位高三复读的大哥。某天,谈到了他一位补习班哥们,经常在白天上课时间或晚自习去学校外边上网。我问大哥:“他从哪出去的”大哥说:“大门口直接走出去呗”。我很惊讶,又问大哥道:“他不怕门卫啊,要是门卫拦怎么办”?大哥微笑着说:“拦就退回去呗,不拦就走出去”。重要的是,那哥们不会因为某次的结果影响下一次的行动。
小学三年级的时候,为了集齐 108 张水浒英雄卡,我买了许许多多的小浣熊干脆面,到后来,甚至丢弃了面饼,就为了那一张卡。很久很久以后,我才意识到,这明明是买面送卡啊,而我哪里需要那么多干脆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