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做人的底线是诚信:任何创作都不能去抄袭别人、不能去复制粘贴别人的智慧。
书籍像船一样,在时间的大海里航行,即使相距遥远的年代,可我们还是从中获得了前人智慧的结晶,从而让我们闪现灵感,画出一道属于自己的绚烂彩虹。
贝多芬的《欢乐颂》是对法国作家卡比尼作品的模仿改造,王勃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是脱胎于前人庾信“落花与芝盖齐飞,杨柳共春旗一色”的句式,乔伊斯的《尤利西斯》是对荷马史诗《奥德赛》的改写,然而它们都是流芳巨著或千古绝唱,他们的主人吸取、尊重前人智慧的结晶,进行创作。
也许,人们没有注意到,有一种东西正在泛滥并削弱着我们的思考力,误导着我们偏离真理的轨道,它的名称叫“盗版”。那些叫“盗版”的东西随时涌来把我们的脑袋塞得满满的,让我们忘了什么是真,什么是假,它把垃圾般的文字或艺术送到了我们面前。
文化和艺术的克隆是粗俗的模仿。比尔•盖茨创造了“信息就在指尖”的美好时代,信息产业发达了,于是梁上君子也有机可乘。他们通过高科技,从网上非法下载,再复制、刻录,盗版书籍、光碟就出现了。
古人说,“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可梁上君子连“道”也不要了,就要利,他们使道德之花凋零,认为尊重别人的智慧倒不如多印几本盗版书,多复制几张盗版影碟,让自己的钱袋鼓点来得实际些;说到诚信,“人无信而不立”早已落伍了,倒不如说“人无钱而不立”,因为钱不是万能的,但没钱就万万不能;说道德,孔乙己不是说过“窃书不算偷也”吗?完全的克隆,赤裸裸地公开抄袭,似乎有了十足的理由。
粗俗的抄袭似乎也成了一种潮流,穿行在网络的世界,如庖丁般游刃有余,原来还是零星,可在电子扫描、刻录机的协助下,偷窃别人智慧的梁上君子异军突起。书是载运知识的工具,影碟是传播艺术的导管,难道它们就随科技的愈益发达而逐渐被扭曲作废吗?
问题不在科技的发展太快,而是利诱让人抵抗不了,人的道德素养已在社会的污水浸渍中败坏,在不知不觉中走到悬崖边缘,在繁杂的社会中低下的道德无所遁形;突袭而来的病毒,更使免疫力低得无法抗拒。
我要狠狠地扼杀盗版,去尊重前人的智慧。因为如果我们每个人都一字不落地进行克隆,那么我们这几代人的文化将纷乱繁杂、黯淡无光,一片空白,那么我们还有属于我们的文化遗产,智慧遗产,还有属于我们自己的彩虹吗?我们要对以金钱为至高尺度的人,挥刀斩索。
尊重智慧的结晶,画出自己的彩虹,世界会出现属于你的辉煌与精彩,做一名有道德的真正君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