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来水循环的全过程是怎样的。
首先从水源地取水到自来水厂,我们需要【基建】,包括取水管路、自来水厂等等,这些需要消耗【钢材】、【塑料】、【水泥】等,而生产这些原料需要【钢铁产业】、【化工产业】等,这些产业都是重污染行业,会产生【废气】、【废水】等。基建过程中需要人力,在施工过程中会产生【扬尘】。其次自来水厂要进行【水处理】,主要处理方式为沉淀过滤消毒等,在处理过程中,会产生【污泥】,污泥主要靠填埋或焚烧处理,填埋会产生【土壤污染】,焚烧会产生【废气】。然后自来水从自然水厂进入百姓家使用后再排往污水处理厂,我们继续需要【基建】,包括供水管路、污水管路、生活污水处理厂等,同理会产生污染。
最后【生活污水处理】后进入自然界循环,主要处理方式是物理处理—生化处理—深度处理,也会产生【污泥】,如果使用活性炭吸附或者反渗透膜等技术的话,还会产生【危险废弃物】,危险废弃物目前处理上问题很大。所以即使不谈自来水使用过程中消耗的能源物资等,即使只看使用过程中产生的污染,也是很可观的,更不必说生活污水处理厂的排放水离饮用水标准还有一段距离,节约用水是很必要的。
一、水源
首先请大家明确一个概念,不是所有水资源都适合作为自来水的源水,通常可使用的水是一类到五类,而其中适合作为饮用水源的一般要在三类以上。
一个城市,可以作为水源的类型通常有三种:
一是地下水,二是江河水,三是水库水、地下水,
很多人至今仍在使用的生活饮用水源,但是作为城市自来水水源并不合适,一个原因是使用量不能过大,否则地表会沉降,另一个原因是水质无法保障,我是有看到过一些无良企业直接打洞将工业废水直接排入地下的。
二、江河水
一个是流量不大的话难以满足城市水源需求,而且受季节、天气影响,另一个是是水质的控制很难。
2013年3月上海黄浦江松江段水域大量漂浮死猪的情况,这些死猪基本来源于上海的上游地区。上海正加紧协调黄浦江上游周边地区,调查死猪来源,以从源头上制止死猪不规范处置行为。上海市水务局表示,松江当地的自来水水质“数据正常”,符合相关标准。黄浦江死猪事件中的死猪数量又有增加,截止3月20日,上海相关区水域内打捞起漂浮死猪累计已达10395头。
当然,我并不清楚上海市的水源保护政策与措施。根据查的资料,青草沙水库的水质居然达到了二类水,据我理解青草沙水库原水应该来自于长江吧,而长江水的水质应该是达不到二类水的,所以我想是不是青草沙水库蓄水时就有净化设施?当然这个需要更权威的人士来解答。
三、水库水,
相对于上述两种水源,水库水的优势就是水质跟水量的稳定,由于水库水通常会有库区保护,因此水质会比较好,能达到二类水,另外水库的可供水量也是可以计算的,比较适合作为城市生活饮用水源。
当然应该节约用水,就拿非洲来说吧,他们连喝的干净水都没有多少,更何况是洗澡、洗菜的水,他们一天一个人也就只有一桶水,还要非常的省,现在都南水北调。我们作为南方人虽然不缺水但是也不能浪费水,水是我们的生命资源,人类不能缺水。
可供利用的淡水资源有限。地球上的水储存在海洋、陆地和大气中。目前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江河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水资源的污染随着人口增长、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经济发展,水资源消费量剧增,造成了可用水资源的减少。
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不知道爱惜,而浪费挥霍。当知道我国水资源人均量并在丰富,地区分布不均匀,年内变化莫测,年际差别很大,再加上污染,使水资源更加紧缺,自来水其实来之不易。
不应该!水本身会在大气环流中循环,本身不会消失,再怎么节约用水他的总量都是几乎不会变化的,我觉得应该做的是水污染的控制,以及自然径流胡泊等水源地的保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