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越来越发达,各个物质方面都是,但却在很大程度上占据了生活的空间,隔开了彼此。很多人被物质的东西所吸引,耗费了太多时间;为了生活,必须不停的工作或是学习;有时间宁愿看电视上网或是睡觉,渐渐的就会觉得人与人之间有了隔阂,甚至邻里之间一年半载照面都困难,于是便在心底里产生一些念头,无关任何人,一个人琢磨,宁愿不得不到答案,也不愿和周围的人交流。很多时候,周围看到的都是忙碌的人,很少能有时间坐下来好好交流。自己有时间了,别人没时间;别人有时间,自己却没有。口口声声说要常联系,结果搬家了却忘记告诉,结果打手机被告知已停机,结果就见见缺少了交集,渐渐孤立起来,渐渐习惯冷漠来对待这些。
自己是天生冷漠的人,已在高冷的路上走了几十年。 自己情感淡漠,不会融入周围的人和事,看什么事情都是冷眼旁观的那种。看着别人看什么电影,伤心至极哭得死去活来,可是没感觉,也不懂别人在伤心什么。 对亲戚朋友没什么太多的热情,对悲欢离合也显得无动于衷。看到外面称兄道弟拜姐妹的烟火气人生,别人心生羡慕,我只是看到麻烦,觉得回应别人是很麻烦的一件事。遇到悲哀的事情也是淡然,就是不会有眼泪的那种人。 有时候自己对切身利益也漠不关心,像我这个年龄的人,大多都在争家里的地位,单位里的职称,职位,都规划的比较清楚。自己不争不抢也不吵,既不会去害人,也不会去牺牲自己的时间去帮别人。
现在媒体比较发达,各种小概率事件会频繁被报道,比如老人倒地没人扶之类的新闻。如果按照年代统计,我相信现在扶老人的比例,一定远远高于20年前,但当年资讯不发达,即便发生各种悲惨事件,也没有多少人知道。但现在不同了,一个触目的新闻,可以在24小时内,让几亿人知晓,叠加效应就是,我们常常会被小概率事件的后果所左右,误以为这是一个比较冷漠的社会。自由和集体认同原本就是一对矛盾。自由度越高的地方,越注重个人私域,但同时也意味着,人和人之间的距离会比较疏离,社会越来越冷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