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选择的路,跪着走不完,爬也要爬完。
当初选择来现在的城市,也是怀揣着梦想的原因。可是在生活终中摸爬滚打到现在,内心已经没有当初的那份渴求了。好不容能够在现在的生活中苟延喘息到现在,都尝尽了幸酸苦辣。
留在这个城市的原因,已经不再有当初那颗满怀斗志的心那么饱满了。梦想就像是水,人就像是杯子,没有踏入社会之前杯子便完好无损,踏入社会杯子便开始破裂。杯中的水也慢慢的外流,就像这梦想一般慢慢的不被记住。正是因为这残存的梦想,才留下来。不是对梦想的不舍,而是对生活的幻想,万一实现了?
到一个城市,难是因为对城市的陌生。而当你对一个城市熟悉之后,或者说当你习惯了一个城市以后,很难去舍弃。这或许是因为对离开这个城市的恐惧吧,恐惧离开以后陌生的城市。留下来只是因为对生活少了一颗年轻的心,害怕挑战,担心未来生活没有着落。
留下来,只是因为不知道要去往何方?如果不留下来唯一的选择就是回家乡,若是没有到达自己当初的目的,有怎能还乡。留下来也只因于面子,没有一个回家的理由,只有留下来聊以慰藉的借口。
留下来,还因为女朋友,这是我留下来原因的8成。如果不留下来,就要失去另一半,失去爱情。不想失去坚持这么多年的爱情最终毁于异地。离开就等于向现实低头,把自己的女朋友推开,因为爱情最终必定输给异地。
留下来,也是出于这座的繁华还这里的朋友,但是这都还好,不是太主要的原因。匆匆忙忙的快节奏生活,还没来得及欣赏这座城市的繁华,还没来得及去感受这座城市的魅力。还不容易有几个可心的朋友,离开以后要面对的不仅是陌生的城市。还的承受内心的孤独,至少留下来还有一个陪你喝酒,听你讲故事的朋友。
这些都是我留在这座城市的原因,想想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有了这么多的考量。有一个留下来的理由,也有一个离开的借口,而这个问题,给了我一个好好思考的机会。对于未来,对于我,或者对于你,我都希望不管以后做何种选择,留下来就好好生活,好好奋斗,离开就努力的改变,勇敢的面对。
我留下来了,在你的城市,而你回离开吗?
我现在所居住的城市,是我的家乡,是生我养我,我在这里生活了三十多年的家乡。我之所以留在现在所处的城市,也是有很多原因的。
我是一个非常恋家的人,我不喜欢漂泊的生活。感觉一个人在外打拼,不仅仅是身体的劳累,更多的是心灵的孤寂。在这个城市,听到我熟悉的乡音,看着自己熟悉的街道,这种心灵的归属感。是在外漂泊的游子所羡慕,也永远无法拥有的。所以我宁肯留在这经济不算发达的小城里,也不会羡慕大城市的霓虹闪烁、灯红酒绿。
刚毕业的时候,回到家乡,回到现在所居住的城市。是因为不想远离父母,还能够留在父母身边,多陪陪他们。每次出去上班回到家里,能吃上一口爸妈为我准备的饭菜。对我来说,是当时最幸福的一件事情。家里有什么事情,自己也能第一时间多多少少帮上点忙,这也是我最欣慰的事情。
后来,外公外婆从乡下搬到了我们小小的县城。我那时候留在这里的原因,就是想多多的陪伴他们。我是外婆家里最大的孙女。我自我感觉也是受到他们疼爱最多的一个。我留在这里,就是想能够经常的陪伴他们,听他们讲讲过去的故事,他们身体不舒服的时候,我能多多少少的照顾他们一些。发了工资,还能给他们买点东西孝顺他们。这些就让我感觉很知足了。
后来的后来,外公外婆去世了,忽然就感觉妈妈和姨妈一下子苍老了许多。妈妈那时候不止一次的说过,自己现在是孤儿了。听的我心里好酸。我想我要继续留在这个城市里。正所谓“父母在,不远游。”感觉年龄渐长的父母,许多时候是越来越孤独了,有的时候我们能够陪在他们身边,他们就会感觉自己好幸福。做为女儿,我想这时候是做贴心小棉袄的时候了。经常的陪陪他们,帮他们做点家事,多多少少买点东西孝顺他们。他们快乐,我们也幸福。不是吗?
我想我是离不开这座城市了,在这座城市结婚,有了自己的小家,有了宠爱我的丈夫,有了可爱的孩子。我很幸福。在这座城市里,呼吸的是自己熟悉的味道,听到的是熟悉的乡音,脚下踩着的是生我养我的土地。这一切,都让我有着很踏实的感觉。这种踏实给了我无比的安全感。
其实这个问题昨天我和我闺蜜刚刚讨论过,我闺蜜是我小学同学,上初中之后就分开了,由于学校的安排,她现在刚好和我在一个城市里工作,她说,合肥发展的并不是很好,工作机会也没有苏州、广东、上海多,工资交了房租之后也所剩无几,根本剩不下什么钱,她不喜欢合肥这个城市,问我为什么会留在这个城市,其实要说原因有很多,也没有很多。
对于我而言一个城市能留住你的第一个原因,是因为在这个城市里有心里放不下的人在这。其实开始的时候并没有想过去哪里上大学,高中的时候成绩也是一般般,总觉得没有什么上大学的理由,所以平时也就是应付应付老爸老妈,直到高三的时候和他成为了朋友,然后渐渐地喜欢上了他,于是很想要和他在同一个地方,他的成绩很好,所以那一年我就像一头老牛一样,只顾吃草犁地,再也不出去闲游,朋友都说我像着魔了一样,都不像我了,只有我自己知道我为什么会突然这么努力的学习,想要和他在一个城市,一个学校,吃一样的饭菜,走一样的路。虽然最后还是没能和他考一样的大学,但是辛苦也没有白费,报上了他旁边的学校,可惜胆小如鼠的我,暗恋了他五年,也没有勇气说出那四个字,当初把他放在了三年同窗情的分组里,不知道是不是真的要十载相思意。
而第二个留在合肥的原因是离家也比较近,而且我喜欢合肥慢节奏的生活。我是一个随处而安的人,性子内敛,所以无论是我周围的朋友还是我自己都认为我不适合上海这种野心勃勃的城市,所以我就选择了这么一个既可以和心里的人在一起的城市,也可以适合我慢节奏性子的城市。
对很多年轻人来说,离开家乡居住到外面的城市肯定是有原因的,要么是因为事业、要么是因为爱情、要么是因为家人,而我留在了现在所处的城市是因为一个人,她就是我的老婆。
我的老家是在江苏一个小县城,我现在生活的地方是西北中心城市西安,而且已经在这边定居了,在这边从上学、毕业工作到现在我已经生活了整整八年时间,最后我和我老婆在这边组建了自己的家庭。
毕业的时候是因为工作才留在了现在的城市,本来是打算奋斗个三年再回到老家好好找份稳定的工作,谈一个适合的女朋友成家立业的。不过工作一年多后我认识了现在老婆,她是西安本地人,那个时候可以说是对她一见钟情,谈恋爱的那段时间,让我改变了回去的主意,最终下定决心为了她留在了西安,努力挣钱在这边买了房,有了自己的小家,最后我们也在今年终于领了证结了婚,过着幸福的小日子。
我留在西安最大的原因就是我的老婆,但是还是有其他两个小原因的。其中一个就是我在这边生活了好几年,习惯了这边的饮食文化和生活方式。另外一个就是对于现在的工作我还是比较满意的,我工作的地方是一家国企单位,工作稳定,福利也还可以,如果辞职回到老家工作还是会感到很可惜的。
上述这些原因让我下定了决心留在了现在工作和生活的城市,组建了自己的家庭,有了自己的生活,等过几年爸妈老了退休了,我也要把爸妈一起接过来生活。
因为我很喜欢厦门,我的朋友们也都在这里,我喜欢的人也在这里,这离我家一个半小时动车的距离,离我的爸爸妈妈也很近。
喜欢上厦门是从高中的时候开始的,一个暑假我和堂姐弟妹们一群小屁孩一起来厦门玩了一趟。主要是我和我堂姐都高二了,想来看看国内最美的大学长啥样的。那时候我们以为厦门大学就是国内最美的大学。
由于人生地不熟的,我们一路上基本都是好心路人带着走的。感觉厦门人怎么都这么热情友善。特别是我们在轮渡那边要过马路。公交车师傅停了下来,示意我们先走。我长这么大还是第一次体验到车让人的!我们是当天去找的酒店,因为没钱就和酒店的姐姐砍价,真的是砍价。旁边一个已经在酒店住的阿姨还帮我们一起说,说我们都是小孩子让酒店姐姐便宜点。最后还打折了,9折哈哈哈。厦门的海,鼓浪屿的建筑都让非常喜欢。所以我那时候就开始喜欢上了厦门。
高考我考上了一所离厦门很近的学校,在漳州。毕业后几乎班上一半的同学都到厦门来发展了。我的高中同学,初中好友也有不少来到厦门工作。你知道,一个城市会让人安心,是因为你的朋友都在这里。
周末节假期回家也特别的方便,一个半小时的动车就到了福清了。要是在家工作我估计天天要和我妈吵架,这样一小段时间回去一次,不仅不会被父母唠叨,还会更加体谅对方。
最后一个原因就是狗子了。我们是在厦门实习的时候认识的,这座城市也是我爱情开始的地方,我喜欢,嘻嘻。
其实关于这个问题,有人多人问过我,我的回答都是一样的,为了我的家人。我不会考虑其他城市,我想就在这里永远陪伴在家人身边。
我从小到大没有离开过我生长的城市,从小学到大学,甚至是工作,我都没有选择离开,不是完全没有想过,只是每次冲动过后,冷静下来,我还是会感谢自己坚持下来了,没有做会让自己后悔的事。
高中之前还好,没有想过去外地,但是高考结束的时候,特别想去外面看看,不是长期定居生活,只是单纯的想出去看看,但是阴差阳错我没有实现,最终我还是留在了生我养我的这片土地。那段时间说不难过,不失望,一定是骗人的,我还是很想看看外面的世界,但是我也没能如愿。
从小到大,父母给我的教诲都是“父母在不远游”,我牢记在心里,不敢忘记,特别是我妈生了一场大病之后,我就在也没有考虑过去外地的想法,我只想陪在爸妈身边照顾他们。其实,我本身的性格也不适合在外地生活,我从小体质比较差,不太愿意跟外界新鲜事物打交道,很不喜欢特别热闹嘈杂的环境,大城市的快节奏生活我是没有办法去适应的,我只想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朝九晚五,过好自己幸福的小日子。
生活并不是充满刺激和挑战才有滋有味,真正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才是最舒服的,即便没有去过其他地方,但是现有的生活已经足以让我感到幸福快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