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首先看你想要学习什么。
在大的公司里面,一个业务可能更多的是由多个部门配合完成,专业划分也规范细化一些,尤其是外企。我记得有一个朋友是外企做销售的,要项目投标时,标书是有专门的部门准备。那在这样的大公司里面,你可能就是要在一个点上,然后做得更深入。
而在小公司可能一个人就需要干多件事情或者是多个业务,一旦其他员工离职,还有可能把别人的业务并到你的职责中来。在这样的公司工作可能更多是锻炼了自己的应变能力和同时工作的能力,但深度和专业度可能有限。
所以你想学习什么样的能力呢?想把一项业务能力向深入的钻研,还是要对某一个行业有一个宽泛的了解和接触,这需要你根据自己想要学的能力来做决定。
2、还要看你能去哪里,这决定于你的能力是否符合企业招聘的条件。
一般大公司要求会比较高,尤其学历背景,面试流程复杂,需要考察多方面的能力,而小公司发展中或创业期人员流动大,更看重能力。
3、能否学到东西,还决定于能够带领你的人。找工作,其实第一是找平台,看未来是否有发展空间。第二是找贵人,是否能够在你进入职场时给你重要的引领。
好的上司就像一名好的教练,能够给你恰当的鼓励,也能够给你合适的鞭策,还能够让你在他的引领下成长起来,这是一份幸运。
就这个角度来说,公司大小并没有太大的关系,关键看你是否能遇到合适的人。
4、去大公司小公司还有一个重要的关键点,就是你对工作环境稳定性的要求。
如果你渴望的是比较稳定、结构框架都比较规范的工作环境。可以适当选择大一些的公司,外企或者是国企都可以。当然,现在社会发展变化比较快,所谓的稳定都是相对的。
在我做职业咨询的经历中,有些人就是渴望稳定的环境,在稳定的环境下才能够更专注于业务方面的探索;但有些人性格中就是倾向于对变化对挑战感兴趣,更希望接触的面多一些。这个选择没有好坏之分,都是基于如何让自己有更好的职业发展内心的一种倾向而确定的。
以上是我能够想到的几个方面。你自己到底想要什么,可以结合一些职业倾向方面的测试来帮助自己清晰一下
大公司的专业度高,所以,先要学习专业的做法。俗话说,为官三代,始知穿衣吃饭——公司也是一样,经营时间长了,做成了大公司,职能分工明确,做事的专业性才高。有句取笑IBM的话,说在IBM,安一个螺丝钉都有专门的人负责。在建制完全的大公司,每个员工,不管职位高低,在某种程度上都是一个螺丝钉,很专业的螺丝钉。把这些螺丝钉串联起来,需要系统和流程。要做精做细,专业分工必不可少;要每次都做精做细,系统和流程不可少。大公司的系统、流程就是我们可以学习的地方。
当然,你到这样的公司,总会看到很多不理想的东西,比如流程太复杂、太慢,需要协调的太多。你可以不喜欢,但一定要记住,存在的都是有一定的合理性——在这些大公司,任何系统、流程都是经过千千万万的人,多少年的验证、妥协才沉淀下来的,这就如大家庭的规矩。你要先了解这些东西为什么会存在,即使表面上很愚昧的东西,都先假定其合理性,只有理解了合理性,才有可能真正改进。
比如你在小公司,可随便导入一个供应商,大不了换呗。但大公司不行,你一定得走流程,让不同的职能过完一张张的评审表,把那些勾打完——公司越大,轻选择、重淘汰的风险更大,所以首发命中率更重要,轻率不得。或许你还不理解,相同的风险,大公司为什么就比小公司更敏感。拿我经常举得例子:你到街边的大排档,吃了块坏鸡肉,肚子疼,除了你自己,没人会当回事——你这么有钱,谁让你贪便宜,到大排档吃东西,活该;但是,如果你到麦当劳,吃了块坏鸡肉肚子疼,这还不马上就成了头版头条。大公司的条条框框,很多都是为排除这些小概率事件。人们对大公司的期望高,所以大公司不得不这样做。这样做的结果呢,就是中庸,把最坏的那些长尾掐掉了,最好的那些也掐掉了。这或许能够解释,为什么大公司能做出不错的东西,但很少有杀手级的产品。
个人建议还是国企比较可以哈,毕竟规格在哪里摆着的。而且实习完后你可以选择留下或者自己找工作这个时候你在国企的实习经历就相当于“镀金”了,用人单位就会看中这一点,认为你有实力等等可以在国企实习。当然如果你觉得在国企学不到什么东西的话,那就去小公司吧,有机会可以体验和小公司一起创业的激情,小公司也会看重你培养你。前提是你值得拥有你发挥大价值,而不是实习后就跳槽。
实际情况肯定和我们回答是有出入的,我只说几点,你在酌情考虑。
福利:大公司比较稳定,小公司有风险。
制度:大公司规范,小公司混乱。
升职:大公司平台大,人才竞争激烈;小公司上升有快有慢,但高度有限。
压力:大公司压力肯定比小公司大。
作为一个新人,除了个别牛人外,我认为首先选择大公司,压力使人成长,规范的流程能让你少走弯路,良好的福利保障你的生存。小公司很多都是野路子管理,虽然可能相对轻松,但对于一个要想有所进步的新人是不利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