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时代,让孩子吃一点苦、受一点难,有错必罚、有错必改,天经地义、是好事。如果怕孩子吃苦受罚,什么事都依着他、惯着他,长此以往学生势必对校纪校规、对老师没有敬畏心,实是剥夺了孩子良好品格和发展自我能力的机会,是害不是爱。
可以打,重打,但是不要打伤。我也是初中生,老师越凶,越严厉,打人越疼,学生越怕,然后上课就不敢调皮,成绩自然而然就起来了。可能现在会恨老师,但是以后绝对感谢。我的老师就打人特别痛,我也会被打,但是我不恨(马上初三了)
从老师的角度来说,一次不当的行为会导致师生关系的紧张,老师干的是良心活,所以我们说孩子的教育要有度。可能一遍、两遍能起作用就不要五十遍的罚抄,机械重复的作业只会使孩子们怨声载道,最后的结果就是糊弄了事。
无论任何人,对于学校学习期间,老师对自己的体罚都深有体会。估计还没来得及害怕,或者未来得及和老师,时间就已经过去。很明显,当时这种教育方式,对于那个年龄段的每一个,曾经年轻过的学生来讲,都是效果不明显。
觉得尽量不要体罚,能用语言沟通的就用语言沟通,大部分语言能够化解矛盾。在家里如果孩子太不听话的,可以买把戒尺,实在不听话的,打一两下,记住打手,其他都是孩子的生命线。让孩子知道疼,以后犯错了,拿出来吓唬一下就可以。如果是老师的话,不要在全班当面惩罚,不听话的可以提到办公室里,还是用戒尺打两下手就可以。
我们体育老师,原来就因为玩游戏的时候有人碰在树上了,然后就罚我们男生做一百个蹲起,一百个蛙跳,一百个蹲起...轮流着做,一直做到了下课,我们全班男生都是爬着进的教室。我觉得吧,体罚应该适当,运动过度可能会磨损骨关节,导致腿疼,严重还会...还好她辞职了,要不可能我们班男生都残废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