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中国人有一种非常奇特的现象,小病自诊,大病靠挺。导致这一种现象的原因非常多,有社会因素的影响,也有传统理念的影响,这对我国居民保证身体健康和维持正常的医疗体系,都造成了巨大的损害。
当我们身体有些不舒服的时候,首先想到的是通过百度搜索,检索发生类似情况的原因,而通过对这些原因的比对,简单的对自己的身体情况下了一个定论,并且自己去药店抓取药品进行治疗。
这并不能说明居民的医疗意识差,与之相反,通过不停的互联网搜索和现在自媒体的碎片化信息传播,可以说,我国大多数人对于健康理念都有了极高的认知,但是我们却往往缺乏专业的检测手段,自己的判断很容易受到信息来源的干扰,导致没病的人乱吃药,有病的人却不重视,最终酿成苦果。
我们先来说一说很多人不愿意就医的社会因素。这方面主要是因为我国的医疗体系价格比较高昂,这个高昂不是单纯的指看病贵,而是指医疗费用占人均收入的比例过高,使低收入群体,不敢到医院就医。
而医疗费用高产生的原因是因为我国人口众多,并且社会资源高度富集。因为人口众多,导致每个人平均享有的医疗资源不多,市场供给小于实际需求,这在经济体系中必然会造成疾病治疗的费用上升。
医疗资源高度富集是指大型的优质医院,主要集中在一二线城市,而三四线城市和农村地区则医疗资源匮乏。这种发展的不均衡导致落后地区的群众在发生重大疾病之后,只能选择到大城市就医,大量的病人涌入,又导致了医疗资源分配不均衡的矛盾凸显,是小地方的医院很难发展,而大地方的医院人满为患,这种分配的不均匀,又大大的提高了医疗成本。而小地方的医院因为整体收入较低,不能够引进更多先进的设备和培养优秀的医生,所以治疗水平也参差不齐。这让很多群众对于这些医院信任度较低,反而愿意花更多的钱到更大的医院去医治。
我们再来说说传统理念对于我国医疗体系的影响。在中国讳疾忌医几乎已经成为了所有人都有的通病,从古至今都是这样。
想必大家都学过扁鹊见蔡桓公这篇文言文作品,一国君主尚不能避免这样的情形,又何况普通的百姓呢?这种理念在中国传承了几千年,已经烙印在了我们的文化体系之中。
所以很多国人在身体出现状况之后不喜欢到医院去就医,也很忌讳别人说自己有病。大多数人一生之中做过体检的次数很少,在遇到身体状况的时候,更相信自己的判断,所以会选择通过百度等方式来给自己诊断疾病。
但在很多情况下,因为没有经常体检,不能及时发现自己的身体变化,导致一些较小的疾病,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变成了重大疾病,还有一些重大疾病的前期症状没有得到重视,等到了晚期就很难得到治疗了。
因为这种小病拖成大病,大病拖到晚期的状态,导致了很多人在去医院看病的时候面临的都是生死的抉择,而想要生就必须要通过先进的医疗手段救治,但是治疗大病就需要花费更多的金钱,这又让很多人望而却步。正是传统理念作怪,导致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不相信自己有病,到了确认自己有病的时候却又没有办法医治,只能痛苦的挣扎。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医疗技术越来越发达,但是如果你生病了,你是首先考虑去医院看医生,还是根据平时的经验,或者查询百度来应对呢?现实表明其实现在很多人看病宁愿相信百度也不会到医院相信医生。
在我看来,对医生的不信任可以归结以下两点原因:一是到医院看病程序复杂,一般费用较高,二是有部分医生“浑水摸鱼”,有一定的安全风险。对于前者,如今的“排队看病”早已不是新鲜词,试想一下,如果一个人因患病痛苦不堪,而他此时就在医院,当他面对挂号窗口前人山人海的队伍,我想用心急如焚一词来形容他的心情一点也不为过。当好不容易挂上号后,医生简单为他进行了诊断,然后就打上了点滴,结算后发现自己其实只是简单的感冒却花费了好几百元。虽然说目前有很多医院就排队看病的程序简化不少,但是耗时耗费是无法避免的。以上这点其实大多数人都是可以接受的,但对于患者而言,最怕遇到的是庸医。庸医,是不负责任,没有一定医疗水平却给病人胡乱诊病的一类医生,可以说,他们的存在是现在很多人不信任医院,不信任医生的最主要原因。现代社会,因错误诊断,错误治疗而死亡的人数不在少数,我们在电视媒体上也会时不时看到这样的新闻,种种情况也愈来愈加剧了医生与患者之间的关系。在如今,“医患”渐渐成为大家谈虎色变的话题。
这让我想起了赵本山早期的一个小品《有病没病》,主要讲述赵本山饰演的魏德宝和他老伴去医院看病,偶遇他的侄子的爆笑故事。在这个小品里,赵本山将部分黑心医院,黑心医生讽刺得了淋漓尽致。剧中演魏德宝侄子的大壮长相壮实,本前去医院检查身体,却被诊出前列腺大了,最后支架住院,魏德宝本是牙龈上火导致牙痛,最后却跑遍了医院的牙科,喉科,肠胃科,如此种种,爆笑之余,也令人深思。
对比之下,大多数人们相信生活经验,甚至去查询百度去应对自己的小伤小病。这种做法首先是便捷,人们不必花费过多的时间去挂号,去面诊,可以节省更多时间去做其他有价值的事情。其次,现代人大多具有一定的健康常识,不少家庭也会备有药箱,而百度上有很多的治疗方式确实简单有效,比如感冒多喝白开水等,所以这些小病小伤对于他们来说去医院看医生是不需要的。
现在的网络发达了,网络上的东西也越来越健全。
从找工作,定外卖,购物,看病,买车等等,只要你能想得到的服务,在网上都可以找到对应的网站。
可以说,在网上,面面俱到,没有你解决不了的问题。
这也就导致人长此以往,依赖着网络,也变得懒惰不爱出门了。
当然,其实如果只是遇到一些小的问题,我觉得也没有必要整天往医院跑。
人从生下来就受到各种疾病的骚扰,很多都是小问题,但是可能不太清楚是什么原因造成导致的,也不知道如何可以解决,结果就只能三天两头跑医院。但是,很多小问题,其实用一些普通的办法就可以解决,网上也会有很多人分享经验。所以,如果是一些小的头痛脑热,觉得不会涉及什么重大问题的,完全可以在百度上问一下,咨询下,也没必要跑到医院去让医生特地看一下了。
但是,如果你感觉遇到的问题比较大,自己解决不了的,那还是要去医院。大的问题就不要在百度上问了,毕竟每个人的病情不一样,还是 需要对症下药的。而医生又是比较专业的,可以根据你的病情,对你进行治疗。虽然很多问题,百度上也会有作答,但是毕竟每个人还是会有特殊性。我建议,如果问题比较大的,还是去医院找专业的医生解决。这和小毛病不一样,小的问题,就算百度解决不了,也不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可以到时候再去医院找医生。但是大一些的问题,如果百度上解决不了,很可能就会出现一些大的后果,所以还是妥善为主。
当然,我建议还是以看医生为主,医生和你面对面,可以更加直观的通过你的外表特征的展现,结合着你的疾病,对你进行细致的治疗。也会让你更加放心,毕竟可以更加确定自己的问题,而不是百度上模棱两可的答案。
我对这方面的经历,还是比较少的。在学校基本上都有完善的医疗设施,还有相应的社保卡所以完全不用考虑医患方面的问题。
今年暑假的时候,我带着家里的亲人在医院度过了一个多月。这是我这辈子对医院最不友好的一次,也是彻底不再相信医院的开始。一般的小病,我都是详细在百度上提问题,然后搜索答案,如果没有就去提问,不得不说百度的整个问答环境很是不错,一两个小时就有相应的解决方案,比去医院挂号,排队方便的太多。
现在的身边的人基本上都是在这样做,究其原因,其实是医院自己做的。
没有人想要生病,可我们实在是个凡夫俗子,难以避免。生病了就需要治疗,花钱,跑腿我们都愿意,可最怕的就是花了钱,跑了退,人家不好好给你治,还想要点有的没的,一点点小病,他敢说你那是需要动刀子的,让你整个生活进入瘫痪状态,四处求医,检查,在医院没病装病,等到人家感觉坑你坑的差不多了,告诉你治好了,出院吧,你说不用动刀子了?他说不用,我们这的医生水平高给您解决了,就怕你担心。完事儿你还得去感谢人家,说点好听的话,那些人估计在心里冷战吧,真是个笨蛋。
这是我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气的我抓住医生的衣领就要揍他,被其他人拦了下来。关键是那个被骗的人不是我,还是我的奶奶,前一个星期,那医生说她病严重的都快不行了。后来各种检查,问人,一个在外地大医院的亲戚告诉我们啥事没有,喝点消炎药就好了,我们才明白过来。
这样的医院,谁还敢去?
现在百度也做的很好,除了快捷的问答系统,百度里已经有的知识图库完全够应付小打小闹的病痛,按照建议直接去买药就可以。
震惊全国的6.29天津恶性伤医事件,寒了全国医生的心。
魏则西事件,把百度推到了风口浪尖。
现代很多人,身体不舒服,首先想到百度。从百度自身的角度来说,它有较多的资料可供参考,时效性强,使用起来简单又方便,适用于大部分人群。且这款软件很普及,民众对它的信任度比较高,在身边没有医生,自己又迫不及待地想得知自自己的健康状况的情况下,百度成了不二的选择。
从患者的角度来说,首先是对医院以及医生的不信任。普通民众对医院的印象就是乱收钱,医生态度不好,想在医院看病必须有关系,否则连号都挂不上,更别说看病了。近年来国内医患关系紧张,医闹事故频频发生,患者怕医生不好好治病,医生怕患者反咬一口,所以有些患者就尽量避免去医院看病,有些医生医生对于事情,能推脱就推脱,害怕莫名其妙的背锅。医患关系的恶化,是造成民不信医,医不怜民的主要原因。
但是任何事情都要有理性的思考,就百度而言,优点显而易见,但是缺点也有。首当其冲的就是信息的准确性无法保障,在百度上回答问题的网友水平参差不齐,质量当然也就无法保证。有些人误信了错误的回答,结果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失,所以,适当的信息进行筛选很有必要。
医生也要做出努力。个别违背职业道德,枉顾病人生死,只顾自己利益的医务工作者,并不能称之为医生。从进入医学院起,就要有普度众生的情怀,以拯救他人生命作为自己的终生信仰。有些医生在医闹中遭受了不公平待遇,但也要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最后,还是要找源头,如何改善当今社会医疗体系下的医患关系,才是每个人自己政府要思考的问题。
在这个医患关系紧张的年代,大多数病人都没法打心底里相信医院的医生。一方面是因为某些医生确实存在有损医德的问题;还有一方面就是因为网络信息发达,大家都可以通过网络找到医生或网友的回答,继而了解自己的病因。
现在有些医院,将病人买药、做检查的收入与医生个人收入挂钩,这就使得很多缺乏医德的医生擅自为病人增加检查项目,开出一些不伤身体但又没必要的药物,无形间就增加了病人的经济负担。面对这种情况,很多病人去医院,只要医生开的检查单和药单一多,他们就会认为医生并不是真的给他们治疗看病,而只是为了赚钱才开这么多单子的。这样长此以往下去,病人就越来越不信任医生了。而且,网络上频繁曝出医生利用职务之便赚取不法外快的问题,甚至还有医生因为职业水平不够造成病患病情恶化甚至死亡的情况发生,这些新闻会影响大多数人对医生的看法,使得他们对医生的信任度逐渐下降。
此外,现在网络信息技术如此发达,一般寻常人出现身体不适时,在网络上都能搜到一模一样的病症,而这些病症下面都会有医生或者亲身经历的网友所留下的一些治疗信息,包括吃什么药,需不需要去医院检查,怎么控制饮食等等。因此,如果只是小病小痛,很多人就会选择在百度上搜索解决方法,而不愿意花钱去医院让医生诊治。
因此,很多人宁愿相信百度的解答和经验分享,也不信任医院的医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