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男女双方不出幺蛾子闹离婚,男方的实际收益其实远大于跟女方共同出首付买房,当然,男方的收益存在滞后性,这引出了诸位答主之间的争论,但在我看来,这恰恰是女方父母的目的所在:如果女儿女婿能安安稳稳过日子,他们就能把大宗财产放心交付;如果不能,那女儿及时抽身,至少还有退路,重整旗鼓,或许还有好日子过。
在我看来,女方父母的诸多考量,其实侧面印证了现代女性在婚姻中的劣势:女性在家庭成立早期的付出往往多于男性,包括但不限于由生育造成的事业停滞,女性在这一过程中做出了实际的牺牲,但是在新婚姻法的约束下,这份牺牲很难换取充足的利益,所以很多女孩子的父母会多长一个心眼,就像问题里的女方父母一样,让男方在这场婚姻的收益同样存在滞后性。能为女儿如此考虑的父母,大概率将女儿视作掌上明珠,男方其实大可不必如此上纲上线,只要你不出轨不家暴,好处都在后面呢,当然如果男方管不住自己的下半身,那就当我什么都没说过…
中国从古至今女方的嫁妆都是女方的,没有说是给婆家用的,女方怎么处置自己的嫁妆是女方自己的意愿,那是娘家给的独属于女方的私有财产,为的就是给女方在婆家挺腰板用的。中国古时女方的嫁妆已知的有:金银首饰(这都不用说了,都知道)、各种布料(依据当时的技术情况和娘家实力)、房产、地契、良田土地、家具摆饰、奴役家丁、家畜、书籍甚至武器,等等,甚至嫁公主的时候还会有技术嫁妆。(这些内容各种历史书和电视剧都有的,可以借鉴)嫁妆是展示女方娘家一种实力的象征,从古至今男方用女方嫁妆是一种很不体面的事情,为什么很多电视剧都是家族破落的时候,女方自己把嫁妆拿出来典卖筹资的,其他人都会说不可啊,那是你的陪嫁嫁妆啊神马的。女人的嫁妆大多是用于自用和传给自己儿女的。所以就算时至今日打娘家嫁妆主意的男方都可以不用考虑,太无耻了。
北京上海的本地朋友,本身赚钱能力也不差,一毕业基本工资都破万,很多中上等土著,都是婚前自带一套500万以上的小三房,甚至动不动就是银行卡里有几百万现金的拆二代。陪嫁和彩礼双方无所谓多少,不主动抬上桌面说,怕伤感情。结合就像两个企业并购,有没有彩礼和陪嫁,无所谓,反正自身实力都很棒,两个小朋友独自也能撑的起小家。而越是这样条件不错努力上进的家庭,父母越是背后默默给到孩子很多…
女方父母是为女儿考虑,现在离婚率这么高,谁也说不好将来会怎么样,这套房子就是给女儿准备的后路。所以出这么一招,即使离婚了,房子的房贷是租金还的,房子还是女儿的。但是也相当于出了一个可以随时收回的嫁妆,而且结婚与否都这房子的归属都没有影响,只是结婚时冠上一个嫁妆的名义,说出去也有面子,只是在男方看来这种行为有点滑头而已。
新婚姻法出来以后,根据网上那么多吵来吵去的新闻,我的感受就是:现在结婚大家就应该各掌各的财,彩礼嫁妆统统不要,我家给我的财产是我的,你家给你的是你的。一人一半首付,结婚费用全AA,除了男方承担女方孕期因为无法工作的生活费用,其他的继续全部AA。然后大家就可以不用吵了,就酱。
从男方的角度来说,找一个嫁妆是车+装修的老婆大于嫁妆是房+房贷的老婆大于无嫁妆老婆大于高彩礼老婆
从孩子的角度,亲妈嫁妆是房产大于亲妈嫁妆是车子大于亲妈一无所有大于亲妈是伏地魔。
如果男人找老婆的目的是自己爽,那么这个有房有贷老婆不好,不好管教,她后路太多,又不好占经济上的便宜,可能自己还得倒陪一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