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社会的人情世故,从大的方面讲,需要考虑法制与道德的背景。比如马上就要过年了,职场上的人需要拜访领导、前辈、重要关系人等等,而且一般来讲不能空着手去,甚至要备上一份厚礼,这就是人情世故;但是,这个人情世故现在需要考虑一个度的问题,超出一定的范围就可能不再是所谓的人情世故了。必要的人情世故需要考虑一下,只要不是刻意投机钻营,就无可厚非。至于社会上很多是以人情世故做招牌,行请客送礼、优亲厚友、权钱交易之实,那是必须要反对的。当然,如果有对人情世故厌恶之极,希望能生活在桃花源中,或者能像陶渊明那样采菊东篱下,那自然是不错的,只一般人怕是做不到。
浅一点的“情”,是我们容易感受或反思到的“情绪”,实际上包含了纯粹的“性情”,和不太“正常”却容易被勾逗的一些“淤积”。深一点的“情”,仅指真正的“性情”,指“性之所发”,是“有情众生”从“本空自性”里边“无中生有”而凭空生发出来的,特有的一种“精神”,它可以经由生命功能的“神通显化”,影响到现实世界,可以说,它就是生命的本质。讲“人情”,是因为“情”是人人共有的一种现象。往大说,是各种生命形式所共有的现象,包括人、动物、以及其它那些生命形式,我们或多或少都能被感知到“情”,直到细微到超出我们自身的感知范畴,才可被这个感知主体的当下,认定为是“无情之物”,否则,都在这个感知主体所能触及的,“有情世界”的疆域中。
人情世故可以拆开来看,我们先说说人情,简单的说,就是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不同的身份关系,就会有不同的情感。所以我们每个人都有很多不同的身份,比如:儿子或者女儿、爸爸或者妈妈、爷爷或者奶奶、外公或者外婆、侄子或者侄女、外甥或者外甥女、姑姑或者叔叔、阿姨或者舅舅等等。同时,我们还有一些其它的身份,比如:同学、朋友、客户等等许多身份。接下来我们再说说世故,一般都把世故看成是处事圆滑,不得罪人。貌似缺少真诚!可是,在很多时候,这也是一种礼貌和技巧,如果太过于直率,反而容易得罪人。所以,我们不能把世故单纯的看成是贬义词,这也是人际交往当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人与人之间的礼尚往来,我讲究先入为主、先下手为强,就是主动出击比被动接收要好。这个可以开个问题细说了。最后,与人交往要宽容。你可以不真实但要真诚。至少要让人感觉你真诚,宽容待人一般都会显得真诚。遇事不计较,帮助别人别放心上,别人做了对你有损的事,能不计较就不计较。
学会审时度势,千人千面。这是要考验说话做事的技巧,不能胡说也不能盲目跟从。不该说的话不说,该说的话看情况说。教大家一个简单的带入法,把自己带入对方的场景中,想想自己听到这些话是否反感,用同理心待人,同时要想到对方多种反应,挑选适当的时机和话语。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这是红楼梦里的一句话,告诉了我们知晓人情世故的重要性。它是一门深奥的学问,也是一篇不费点心思就难得写好的文章。为什么要搞通人情世故?因为人是社会人,不能脱离社会而存在。社会有社会的规则,你深处其中,怎么能不通晓其中的规则?所以这门学问你必须学,这篇文章你必须做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