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贵得要死的超低压反渗透膜来实现分离,把盐和糖的混合物放到你家楼下地上,让蚂蚁帮你把糖搬出来。不过蚂蚁们会不会把糖还给你那就不知道了。一个个挑出来。你或许需要借助放大镜或显微镜来确定盐粒和糖粒。把混合物拿去烧,等温度混合物为粘稠状时,呈现熔融状就是糖了,然后想办法在这么高的温度下把盐沥出来。在有机溶剂中溶解。留下来的是盐。或用浓硫酸给糖脱你还敢吃么?建立并分析混合物体系中盐和糖分布的数学模型,几百页纸,最后证明了:黎曼ζ函数的非平凡零点实数部分是1/2。将这碗混合物任意分为等质量的两份,根据量子力学的多世界诠释(MWI),量子的随机性在多个平行宇宙之中展开,在这些宇宙中,观察者看到分出的两份混合物糖和盐的比例各不相同——而其中有一个 宇宙,观察者看到混合物恰好被完全分离。而其他的宇宙会被毁灭,以使中的观察者能成功地观测到“盐和糖分离”这一事件,分离过程即告结束。【三观尽毁的理论物理学青年】笨啊,不会倒掉再买一包盐和糖吗?【脑功能运行良好的正常青年】。
初中化学的标准答案是利用盐的溶解度几乎不随温度变化而糖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很大来分离。先用少量热水把糖全部溶解,这时候沉淀的是盐,滤出来。再降温,这个时候析出的主要是糖,因为盐的溶解度随温度有少量的变化,所以也有少量盐析出,可以加少量冷水把这点盐溶解了,过滤出糖,然后加热蒸发,又会析出盐,如此往复。对了,赛璐玢俗称玻璃纸,一块钱一大包,你如果不差钱买来两包试验一下吧!赛璐玢是一种半透膜,但是与生物中的有选择透过性的生物膜又不太一样。它的半透性是由纸的分子之间的孔径大小来决定的,而生物膜因为其结构功能关系也可以透过一些大分子。赛璐玢可以透过小分子物质如水、各种气体分子、无机盐离子、单糖分子(葡萄糖、果糖、半乳糖、核糖、脱氧核糖)等。但是二糖分子(蔗糖、麦芽糖)就不能通过了。
在一个足够大的狭长空间,用电风扇在一头吹,将混合物在风扇前缓慢撒下。因为盐与糖的比重不同(盐大概在2g/ml,糖大概是1g/ml),也就是说单个盐粒与糖粒的重量不同,横向力相同,但纵向力即重力不同,下落轨迹也就不同,所以最后盐粒与糖粒落地区域是不同的。调整好电风扇的高度与风力,使盐粒与糖粒的落地区域尽量清晰,即可实现分离。以上是假设糖粒与盐粒的大小均匀(居然花大功夫分离,想必是好糖好盐,假设成立几率较大)糖的颗粒一般比盐的大,但因为糖粒横截面大,受到的横向力也大,所以既使重量与盐粒相同,轨迹也不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