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作为一名喜欢古典交响乐和军乐的人,我已经逐渐熟悉了那种铿锵有力的曲风,但现代流行音乐中情情爱爱,腻腻歪歪的元素,也许是和平年代催生出来的一种畸形的东西,和平年代使人们不再需要铿锵有力的军乐去坚持,而是需要这些情情爱爱的元素去填充自己空虚的灵魂,而这样的元素,也许会使年轻人失去老一辈革命人的激情,拼搏和进取的精神;对于流行乐,beyond的歌应该是影响了几代人,其中他们的歌不乏积极向上,鼓励等正能量,相比于那些情爱,腻歪,盲目跟风的歌,这样的音乐正是现在流行音乐圈中应该补充的作品。
因为流行歌曲如同电影一样,是商业要素非常明显的艺术形式。我在电影学院求学,曾听到某老师大言不惭地我们剖析电影的真意:“你们认为什么是电影?电影就是服务业。你要是把观众搞舒服了,就能拍出好的电影。你的竞争对手是谁?是那些洗浴房里搓脚的工人,他们要是把观众搞得更舒服,观众就不花钱来看你们的电影了。”看看如今院线中单调的类型,苍白的内涵,电影尚且如此,流行歌曲又何德何能让它来冲破时代文化的枷锁呢。
因为流行乐的消费主力是年轻人。10〜30岁,情感诉求最严重的不就是爱情么。你给5岁的孩子唱儿歌,他也喜欢听,但是他没消费实力。忘了是谁说了,(好像是三表哥)我们这代还处于不能自主选择喜欢的音乐的年代,等到下一代,基本上音乐界就会什么内容都有了。只要有人愿意消费,就肯定有人愿意创作。
爱情本身就是个永远古老而新鲜的主题,而且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不论是神话传说,还是小说戏剧,抑或是稗官野史,人们从来没有停止过对美好感人的爱情的憧憬和向往。流行歌曲为人们抒发对美好爱情的追求和愿望提供了最通俗简便的途径,所以流行歌曲大部分的主题都是爱情,个人看法。
曾经我问过一个喜欢写歌词的哥们这样的问题。为啥你们动不动就是情啊爱啊,忘不掉谁,离不开谁的,那些著名的流行歌曲也大抵如此。他说“你看这事吧,其实就是因为这样的东西好写。”尽管不晓得他曾经的理想现在是否实现。悄悄的祝福下吧。
以前在读者看到的一个段子:说非洲某个部落的歌谣中大多都是以雨水为主题的,有人问酋长为什么,酋长回答说:我们这里长年干旱,雨水是非常宝贵的,是上天的恩赐,所以我们歌颂它。爱情也是如此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