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娱看来节目还真能检测演员的演技!
如今改名为《我就是演员》可以说是当下最热的一档节目,虽然参加节目的演员目的各异,但多数是为了证明自己的演技,每一期结束,观众也都会对演员们作对比,讨论谁的演技更好。
今年令最娱印象最深的是话题明星张馨予对阵张钧甯,两人表演的片段为20年前许鞍华导演的《半生缘》,张馨予饰演姐姐,从一开场就能看得出两人的差距,张钧甯演技明显比张馨予更好更入戏,从眼神看张馨予很紧张,但又不是戏里的情绪,演下来,张馨予以悬殊的票数输给了张钧甯。
导师章子怡评价体现出了高情商,“生活中你已经拨云见日了,但是你的表演中离拨云见日还有一些距离。”面对大比分失败,张馨予表现出了很诚恳,说自己是野路子,来这档节目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找出自己和科班演员的差距,就是检测自己的演技。
来参加节目的野路子明星还有去年的柳岩。
非科班出身,横跨影视剧、音乐、主持多栖发展的柳岩说“节目组一不给酬劳,二不保证能赢,自己之所以来就是为了证明演技!”最后虽然被淘汰,演技却得到导师肯定,主持人张国立说,柳岩的表演进步非常快。
作为喜欢这档节目的观众,希望参与的演员要颜值也要“演值,戏剧本身的内容更丰富一些,戏外乱七八糟的少一些,真正回归到演技的比拼而不是场外花边,为观众奉献出更多精彩作品,以证明自己得演技。
如果按照百分比来算的话,我认为《我就是演员》对于演员演技的检测程度大概在80%左右。因为演技并不是一个单一的技能,其实是一个综合能力的描述。例如:对于生活的观察能力、对于其他人情绪的体会和感知能力、以及自己对于情绪的理解能、把这种情绪表现出来的能力、抗压能力、学习能力以及自己的知识储备量,都是决定一个演员他是否具备精湛的演技。
当然离不开演员本身的天赋,对于一个具备天赋又有很长的经验人来说,这个舞台就是展现他们专业能力的良好平台。但是对于一些需要后天学习的演员来说,这个平台对于他们演技的展示程度并不多更多的是一种锻炼,因为有些人他是比较慢热的,而在这个平台无论是前期训练还是真实的表现都是紧张的,它对一个演员的综合能力的要求更高。所以也许一个演员在,电影大屏幕上有很好的表现,却不一定能在《我就是演员》的舞台上淋漓展现出来。
所以优秀的演员,大部分都能在《我就是演员》这个舞台上,得到一个良好的评价以及良好的展示,但大众认为一个人欠缺演技的演员,在这个舞台上也真的展现出来,他是没有天赋以及没有演技的。对于这一类型的演员,我只能说哪凉快哪儿呆着去吧。
总之任何一个技能都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除了天赋异禀的演员,更多的是天赋一般,通过后期不断努力来慢慢展现出来自己的能力和演技,吸引更多人的关注,所以也期待更多的演员能在这个舞台上得到锻炼和反思,也做出更多更好的作品。
公众号,废柴的战斗笔记
只要能打动观众的就是好演员,将“坏”演的入木三分,将“好”演的深入人心。一个好的演员他可能那么出名,或许说不出他的名字,但他演绎的角色却让人过目难忘。这就是好演员,因为,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越是演艺精湛的演员,八卦绯闻越少;越是八卦绯闻满天飞的演员,越是没有代表作品。
有些人演着演着就忘了自己,忘了自己的身份是一个演员,他们在剧中演,在生活中也演。各种八卦绯闻不断,爱情、婚姻、甚至孩子都是炒作的手段,于是他们活跃在各大综艺节目里,奔走在各种商演走穴中,他们借此赚得盆满钵满,却唯独没有一部能让人记住的作品!
因为一个人的时间精力有限。好的演员专注于演技的思考打磨,他们靠的是作品说话,自然不屑于以炒作出名。
比如胡歌,比如周星驰,比如张嘉译,比如古天乐,除了演戏之外,你可曾听说他们靠着上综艺赚眼球,靠八卦绯闻博出位?
而很多观众也是把这个节目当成了演员们的“照妖镜”,认为只有那些真的有实力的演员才敢上这个节目,否则都是“见光死”。
我们都知道《我就是演员》曾经也邀请过老戏骨何冰,但是也被他无情的拒绝,他感觉综艺节目本身就要呈现给大家一种综艺的效果,但是单单靠一档综艺节目来评判一个演员的演技,是不科学的,并表示如果这样,要那些专业的学校干嘛呢?
我觉得并没有,很客观的来说,《我就是演员》这部综艺存在着很大的问题。
第一,导师方面。导师章子怡总是给人一种莫名其妙的感觉,很难对表演明星满意,她语出惊人,频频怼人,导致明星们都很畏惧。其次,导师吴秀波前一阵刚刚曝出丑闻,私人问题还没有解决,让大家对他的争议也很大。
其次,节目设置也存在问题。大多数的演员演戏都是在特定的场合,时间也准备比较充裕,儿这档节目是舞台剧,很多明星直言压力很大,特别紧张,能力发挥不出来。剧本的选择也是不合理,有的剧本前后逻辑混乱,就让明星们在短短的时间内准备好,其中还需要两个人互相磨合,这不是强人所难么?
最后,舆论导向太大。毫不夸张的说,几乎每一个上《我就是演员》的演员都会上热搜,网友们在下面说呀,骂呀,怼呀,直接引领了舆论的导向。这是一档综艺还是一个检测明星能力的舞台,是给予明星一些指导,还是盲目为了节目效果,让剪辑制造矛盾?我觉得节目组真的应该好好反思下。
客观来看,《我就是演员》确实能检测演员的演技,这点是毋庸置疑的。主要原因有三点,第一,这个节目已经走到了第三季,说明它的观众认可度还是非常高的;第二,节目的导师都是有着丰富经验的老戏骨,专业性程度高;第三,嘉宾的演出都是真材实料,面对观众很难掺假。
首先,咱们从这个节目本身来看,《我就是演员》是一部演技竞演类励志综艺节目,节目以演技为视角,演员们进行演技对决,凭实力获得大导演认可,并与导师在影视化里切磋演技。现在的《我就是演员》,别名《演员的诞生第二季》,它延续了第一部《演员的诞生》的收视辉煌,受到了大批观众的一致认可。一句话,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群众认可的作品就是好作品。
第二点,节目的导师都是有着丰富经验的老戏骨,专业性程度高,一个没有很好演出技巧的演员在他们那里是过不了关的。在《我就是演员》节目中,推荐人为张国立,常驻导师有章子怡、徐峥、吴秀波,大导演有陈凯歌、许鞍华、贾樟柯、陆川等。这些都是现今影视圈中的大佬级别人物,眼光十分精准,让他们去点评演员的演技可谓是实至名归。
第三点,嘉宾的演出都是真材实料,面对观众很难掺假。在《我就是演员》这个平台上,虽然演员存在外貌、年龄、演技上的差异,但平台以演技为最高标准来评判演员的好坏,这点是之前从未有过的。而且这些演员同台竞技,一较高下,让观众们能够很容易地来判断演员的优劣,这着实是对于演员演技的真实检测。
还是可以检测演员的演技的。
检测演员的演技就跟我们平常考试一样,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就知道。一场高水平的考试不仅需要出题人高超的水平,还要保重整个考场的纪律和考试规则,保证学生通过考试反应出真实的水平。
类比到《我就是演员》这档节目,出题人就对应着《我就是演员》节目组和导师,而考场的纪律和考试规则则对应着《我就是演员》的赛制。
从《我就是演员》的节目组合导师来看,大咖云集。这档节目由张国立担任推荐人,章子怡、徐峥、吴秀波担任常驻演技导师。随便一个人的名字拿出来,都是响当当的。这几位导师不仅有自己演过戏的,还有导演,对于演员的演技表现可以说是能够给出十分准确的判断。
从节目的赛制来看,是晋级PK制度。由顶级导演出题,选手分组对决。在对决之前,一切都是不确定的,玩的就是心跳。同时,即兴表演环节也能真正地考验一个演员的水平。
在有限的时间里面要把一个角色演活,这是非常不容易的。导师也会针对学员的表演进行点评,给出相应的建议,甚至是亲自示范。可以说,这样的阵容、这样的平台对于学员来说是非常好的。即便最后没有晋级,但是能够得到这些导师的点评和指导,对于演员自身的成长帮助也是巨大的。
———————————————————————————————
默默a234:时而呆萌如兔,时而一丝不苟,经常干些囧事,做事喜欢极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