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做了一件事,就是签约环球。环球唱片那几年在香港地区招兵买马,做了许多大动作,例如把和英皇解约闹得很不愉快,事业正在黄金时期的陈奕迅高价签走,又给歌神张学友筹划全球巡回演唱会。环球在香港很厉害,但在内地却不够气势。而张敬轩选择环球之后,做了更匪夷所思的事。他渐渐地,唱片从国语专辑,变成国语粤语混合,再变成纯粤语专辑。
21世纪的香港乐坛,早已式微,粤语歌也不像90年代那么脍炙人口。如今KTV里偶尔出现的粤语歌,《海阔天空》《爱在深秋》《红日》等等,来来回回还是八九十年代经久不衰的金曲们。就连香港的歌手们都拼命找机会出国语歌,想打入大陆市场,这时候,一个在大陆市场已经拥有“一首歌歌手”资格的艺人,居然反其道而行之,去香港出粤语唱片。
作为如今香港乐坛难得的唱作歌手,张敬轩值得一述。张敬轩一开始在大陆唱歌,想要让人知道,必然是国语的流行曲。所以就有了《断点》。《断点》当然不是张敬轩最好的歌,但却是他在内地最流行的歌,十多年过去了,依然如此。这首口水歌让他红了,虽然没红到什么地步,但至少,可以成为一个“一首歌歌手”。
他给词曲作者很大的发挥空间。例如《不吐不快》,充斥大量长音节,根本没法让人在KTV里唱,很难流行起来,换别的歌手,一定不要,但张敬轩收了,还让林夕作词,于是林夕藉着这些令人上气不接下气的超长旋律,写了一首五百多字的歌,十分过瘾,也让我更进一步记住了作曲的泽日生。
他对粤语流行乐是真爱。他很喜欢八九十年代的老歌,但这些老歌因为时间的关系,如今听有些过时,于是他在2009年开始,坚持每张专辑都推出一首全新制作的粤语金曲。这样,很多新世纪的乐迷,就知道了徐小凤的《婚纱背后》、许茹芸的《留低锁匙》,陈慧娴的《夜机》。
他自己会写歌,所以解决了早期专辑里没有好曲子的问题——他可以自己写给自己。自己最清楚自己适合什么歌,所以《无能为力》《故园花茶》《我和秋天有个约会》这些歌曲,充满伤感自怜,愁肠百转的情绪。换别人唱,味道都不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