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毕业之后我就没完整的看过一本小说。并非本人不爱看书,只是那时心浮气躁难以阅读。这其中的原因有很多,不便一一展开。结果就是,当我想坐下开始阅读的时候,难度不亚于让张飞去绣花。这里面有客观原因,也有借口。人在25岁之后,流体智力达到顶峰后开始走下坡路,也就是说不管承不承认,记忆力,反应力其实都是在逐年下降的。这是客观规律,不可违抗,想要提高自己,就要认识到规律、现状。在这个基础上,如果想像高中生一样过目不忘,恐怕是会失望的。
所以,一个大前提是,清醒的认识自己的年龄,别跟自己较劲,你到了这个年龄,有些东西就丧失了,就算以前有,现在也没了。别给自己太大压力。当你给自己制定计划的时候,不妨放宽一点,罗马不是一天盖好的,你想回到从前的状态也不可能两三天就行。然后说说手段。可惜当时的自己比较蠢,不知道科学用脑,就是硬碰硬的看书,让自己硬生生的沉淀下来。但其实有时候我们做不到不是因为自己不会,而是因为方法没找对。这方面我比较建议看看时间管理类的书籍,推荐几本吧,暗时间、奇特的一生、拿时间当朋友、番茄工作法。番茄工作法是我最近在实施的,建议看了书之后再用,确实效果斐然。最后想说真的不要太勉强自己。有的答案说你压力不够之类的,我只想说其实还真不是,有些情况下还真就不是人定胜天的。要顺势而为。我从一本小说都看不进去,到现在能坐下来看十个小时书,用了一年。
大学里面的人和人差距很大,但是现实和理智告诉我,就算大学体制再差,学历是硬伤!你不可能退学,那么,以后请你当好一个学生,做一个学生该做的事情,我跟随我们年级第一的学长,大牛,一起去图书馆,一起吃饭,一起讨论问题,让我暗暗像他学习,时间一长呢,你就会发现,你要有很多位置去改变!改变不是一蹴而就的,自己的陋习,要像修补一条船一样,去补,要有耐心,学会等待会让你冲的更高,在这里我要说的意思是,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就与他为伍!注意力和记忆力,我之前也有过疑惑,我告诉你,首先要花的事时间,之后在跟我谈效率,我们这种学渣会花多少时间学习,你自己心里明白的很!纯粹为了考试而学,那是学渣的追求。
若你有点良知,你会知道学习看书,是对自己负责,知识是不可被轻视的。要多花时间。学习的时间多了,留给狐朋狗友的时间就少了,其他方面的时间也少了,此消彼长。学会拒绝,学会等下面的2颗糖的故事,你应该懂。延迟享受。时间永远够用。就看你够不够狠,我大学后来奖学金,双学位,考研都过了,你应该也可以,我天资一般。给自己一个梦,MIT你想去吗,写个规划吧,我知道是不会实现的,但是,万一实现了呢。7最后,同学,你刚起步,跌倒100次,失败100次都很正常,因为,你现在羡慕人家吃肉,但是你却不知他以前被揍的有多惨。
人接受信息的管道无非感官,当你的感官习惯了刺激,习惯了片段的生活,你还能够长时间专注才算是不正常。以下训练有空闲时间就做做,不出一个星期,你的专注力必定获得明显提升,因为每一次做这个练习,你是训练着自己控制自己的专注力,你会多一份任意运用专注力的把握,而不是任由其他事物操作你的专注力。相反如玩手机,玩游戏,上网溜达等,是让外界事物吸引你的专注力,这些过程中你虽然专注,但你却无需用力。就象是骑脚踏车般,你得走上山的路线,用力向上骑,才会长肌肉。如果你只是一直走下坡路,脚踏车自动旋转,你虽然不费力,但你却没任何收获。你要做的其实很简单——将你的感官调回原有的专注状态:视觉感官——注视静物维持至少5分钟。听觉感官——聆听某种声音维持至少5分钟。(最好不是音乐)感觉感官——触摸物体维持至少5分钟。也可以用风油点在额头,然后专注的感受风油的感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