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琪峰
我个人非常喜欢杜琪峰的电影,几乎他的每一部优秀作品都看过,拥泵港片的朋友们肯定会看这么几个导演的作品,吴宇森的江湖片,周星驰的喜剧片,徐克的武侠片,还有杜琪峰的黑帮片。应该说杜琪峰对很多领域的影片都有所尝试的,但是最成功的还是他的那些黑色影片,近期上映了杜琪峰的黑帮片《扫毒》,掀起了一个小的票房高潮,杜琪峰在上一部合拍片《毒战》之后,
又有一部纯港味的电影受到了内地普通观众的认可,而这两部影片也是在好多香港大导演北上之后沦陷后,能够保持优秀港片一定水准的作品,或许在之后的几年,杜琪峰继续冲击内地市场的话,如果一直保持他的电影水准,相信在内地的票房号召力也会越来越好。杜琪峰早期多是拍摄一些喜剧片出现在大家的视野中的,像《开心鬼撞鬼》、《八星报喜》、《七年之痒》、《吉星拱照》等,虽然在当时来说给香港的喜剧片也增加了几部可圈可点的作品,但是相信这些不是杜琪峰真正想拍摄的影片,《阿郎的故事》也就成了杜琪峰电影类型的转折点,这部严肃之作给了众多观众感动之余,
也让杜琪峰提名了香港电影金像奖;之后几年拍摄了和周星驰合作了《审死官》和《济公》,票房成功却难见杜琪峰的风格,《东方三侠》和《赤脚小子》让我们看到了除徐克之外另一个拍摄武侠片的能手,可以说在现在看来,《东方三侠》是一部非常接近好莱坞动作片的极具想象力的佳作,而《赤脚小子》也是被遗忘在众多优秀武侠片中的一部比较另类的武侠经典作品;知道杜琪峰《枪火》的出现,一种黑色影片的新鲜血液注入了香港电影界,你会看到细腻的人物刻画,复杂的人物关系,悬疑的情节,这些都构成了独具一格的杜琪峰式的黑帮电影;另外值得称道的是杜琪峰的高产,以及一定质量水准的电影的高产,值得一提的其他电影有《夺命金》、《文雀》、《神探》、《黑社会两部曲》、《百年好合》、《大只佬》、《我左眼见到鬼》、《暗战两部曲》、《钟无艳》、《瘦身男女》等。
许鞍华 在香港,能够一直坚持拍摄文艺气息浓重的导演不多,优秀的女性导演更是凤毛麟角,作品相对高产又都能够保持一定水准的也在少数,能够驾驭多个电影类型又加入作者情怀的更是屈指可计,许鞍华集四者于一身;许鞍华成绩斐然,如果说香港电影金像奖和台湾金马奖的最佳导演能够给这份成绩以肯定的话——4个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导演和两个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导演,入围无计;许鞍华最喜欢的个人作品也是她的电影处女作《疯劫》,这部被认为是香港新浪潮黑色电影开端的作品受到了国际上的高度重视;第二部电影《投奔怒海》更可见导演功力,这部由香港金牌编剧邱刚健编剧的电影,
在许鞍华导演的手中,虽然因剧本的优秀而高度尊重原剧本的创作,但导演的个人情怀也在电影中可见痕迹;下一部影片《胡越的故事》也是在政治氛围浓重的历史环境下着重刻画人物性格和命运的文艺作品,这部电影延续了许鞍华的政治题材电影;许鞍华的其他的优秀作品有《倾城之恋》(小说改编佳作)、《今夜星光灿烂》、《客途秋恨》(半自传式的电影)、《女人四十》、《半生缘》、《千言万语》(许鞍华最成功的作品之一,也是香港文艺片中少有的经典之作)、《男人四十》、《玉观音》(小说改编作品)、《姨妈的后现代生活》、《天水围二部曲》、《桃姐》等。
张彻
虽然在香港整个电影史上,最有影响力又最具突出贡献的香港电影导演非张彻所属,虽然张彻拍摄了多部让我们热血沸腾的雄性阳刚武侠片,
其作品的影史地位有之,但是不足的是在拍摄电影初期的局限性下,在电影主题和艺术上的追求,当然我们大可不必计较这些。张彻的拍片速度或许注定了其电影在一定程度上的优秀之外,并不能获得更高的定位,有谁能够在一年拍摄5、6部影片的时候,还能够有所突破呢。说一下张彻那些让我们津津乐道的电影们吧:《独臂刀》(被奉为经典)、《金燕子》、《无毒》、《马永贞》、《群英会》、《刺马》、《射雕英雄传》、《碧血剑》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