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父》电影看过好多遍了。书看过一遍。对于这部电影。想起来就很崇敬。各个演员的出色表演。尤其是马龙白兰度对教父的理解以及令人叹服的表演。这里就不说这个电影的拍摄以及叙事方式。有高人已经分析过了。我只是想说下自己的感受。因为不抽空陪家人的男人不是真正的男人。这句话说实在的。让我感动良久。因为有好多孩子都是母亲照顾的多一点。父亲一般在外忙事业。很少有抽空陪孩子或者抽空和家里人一起热热闹闹的。所以让我感触良久。教父的家庭观我觉得值得我去学习。在忙事业的同时陪家人陪孩子。至少等我以后有孩子了我会好好的陪他。毕竟家人才是最亲近的。
《天使爱美丽》。硬盘里唯一不会删的电影,第一次是高考后的晚上熬夜看的,后来陪朋友看了几次,心情不好时也会看,随便从哪里都可以看下去,大学时为了参加比赛写影评,又反复看了三次,记录画面台词感受。后来得奖,老师说我关注了很多别人很容易错过的细节,她不知道我看了多少次,想起了自己多少的故事。
最喜欢的台词“不管怎么说,帮助别人总比自怨自艾要好。也是她让我相信,世界终究是美好的,如果不是,那就让自己把它变得美好。”
《幼儿园》大学时老师课堂上放的一部中国纪录片,完全颠覆对中国纪录片粗制滥造、主旋律先行的渣渣印象。几乎是24小时架在一家幼儿园进行拍摄的原生素材,有小朋友们打闹、排挤、拉帮结派;老师的利诱、训话,活脱脱一个小社会的缩影。尤其是对一众幼儿的采访,会让人惊异的发现,所谓“天真无邪”真是成人们低估了孩子,小孩子们首先学会了我们社会的功利、聪慧、丑陋,在还没学会伪装前,赤裸裸地呈现在全片中,更加让人震撼。
《三傻大闹宝莱坞》这是唯一一部让我落泪过的电影,这是唯一一部我看过三次的电影。这部片子 讲了爱情,讲了理想,讲了友情,讲了创造力,讲了兴趣,讲了太多太多。更重要的是,这部电影以一种轻快的方式告诉了我这个没有进入社会的年轻人:勿忘初心,做一个善良、有责任心、富有创造力的人。它没有对我耳提面命,却让我在那个懵懂的年龄形成了最基本的价值观。
伴随着我青春阵痛和中二时光并带给我深远影响的电影就是《乱世佳人》。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我的一切签名都是“Tomorrow is another day.”虽然在很久之后我才意识到我和郝思嘉并不一样,但是在这一段足够长的时间内,郝思嘉都像一个Imaginary friend一样,告诉我要坚强要独立,要逆流而上,要永不放弃。
在电影《麻将》中,人们的颓废、每个人的弱点、拜金、欺骗、麻木、虚伪的感情,在商业化时代下,都被一一揭露,但尚存着善良、多面、爱情这些,尽管在黑暗之下显得很渺小和微不足道,也给人一点点温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