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琪峰、游达志、游乃海、刘青云,一看就是银河映像的班底,《十万火急》不乏强劲的台前幕后阵容,而这部老港片也是银河映像风格的奠基之作。诚然,充满人文关怀和集体主义意识的《十万火急》是一部很有诚意很有热情的作品,直接向伟大的消防战士致敬,但论其故事内涵及表达方式,跟杜琪峰大导后来的作品相距甚远。我们不由感叹:“真不愧是奠基之作。” 香港无线电视台的剧集《烈火雄心》,与这部同类型题材的电影《十万火急》是双生儿,但鉴于电视和电影长短不同,也就注定了前者体格健壮,后者发育不良。从内容本质上说,影片十分单薄。前半段毫无悬念毫无韵味地叙述刘青云饰演的消防员及其同伴的工作情况和生活状况,尽管节奏尚可,但没有重点,更缺乏力度,很难想象这故事出自游乃海编剧之手。“十万火急”一名已经先入为主了,但观众看到的仅仅是平铺直叙的生活情景,欠缺惊喜和跌宕。
情感戏在片中是一大亮点也是一大遗憾,刘青云和李若彤的出位表白想必很让观众受落,但没有下文交代便戛然而止,又忽然让人觉得情感戏是多余的摆设。如果情感是充塞故事内容的一种潜在手段,那我真替当时的创作人的思维感到悲哀。到了后半段,影片重点展开一场惊险大火,展现消防员团结合作的作风和迎难而上的大无畏精神。其目的十分明确,但叙事气势和思想升华明显不足,而只能沦落到供观众观摩火海逃生的简单的模式当中。前后两部分架构不起完整的故事,其薄弱的本质就显而易见了。 从影片的表达方式来看,同样十分薄弱。没有出人意料的段子,没有富含哲理的隐喻,没有精心布局的叙事手法,更没有精湛的影像表达,《十万火急》流于表面,过于简单俗套,食之无味。这里不得不再次提起刘青云和李若彤的感情戏,我万万想不到这段情以表白的方式结束,不知编剧和导演要表达什么。再者,开局的男女情感和手足情谊的详细铺垫,在后来的高潮大戏中几乎得不到呼应和推助,真不知这些内容究竟属于什么性质。旁枝末节,生搬硬套,一大堆硬伤充斥着整部片子,而在赤裸的表达手法下,更显凄凉。
影片令我最感动的就是泥塌前救婴儿的那段。在天下雨的时候,大家齐心协力的在想办法去拯救在泥底的婴儿,在这一段里导演没有用特别煽情的背景音乐,而是用了比较紧张的音乐。用意就是说生命是最重要的,在这一刻钟婴儿的命,或许就掌握在他们手里。当他们把婴儿救出来时,他们都欢呼了。
他们都很开心。可惜婴儿去医院抢救,却没有抢救成功。虽然说婴儿最终抢救无效死亡,让我观影的心情顿时跌入了谷底。我不明白导演为什么要这样安排,在后来看完这部影片,在写这篇影评的时候,我知道了。导演是想告诉我们女队长自己即将当妈妈,她的一个心理矛盾。是打掉孩子还是保留孩子。只是导演没有着重刻画这一点,只是让女队长哭着找老公安慰。我想这一蜻蜓点水的表演和之后他们在工厂里遭受的种种,都能说明一个快要当妈的女队长,为了他人的性命可以放弃自己的孩子,这是一种无私的精神,没有多么伟大,只是职责所在。但却能让人感动依存。
影片以刘青云为主演,刘青云的个性诠释为有胆识,有头脑,却有一个致命的缺点——不遵守规则。但他的不遵守规则来源于救一个是一个的理念,他认为救人才是一切,其他的所有的条文都是限制了实际情况该做的事。我觉得这一点刘青云把人物刻画的很完美,甚至在影片里很难看到刘青云的笑。
包括教小辈他的方式也是直接实践,没有任何的条条框框,没有任何的理论。这样的消防员是好的,是在救人方面是好的。但是对于内升,上级来说这样的人是死硬派,所以这样的人升不了。只能一直这样。这也体现出了一种领导盲目的现象。说到工厂,就是影片最精彩的环节。也是与这次天津事件有所类似的。就是说工厂有危险化学品,负责人却有所隐瞒。很像这次的事件,只是电影会有所美化。不会那么写实。电影则是着重描写这一群消防员在面对这些险情的时候如何的从容面对,如何的自救。在这方面电影带给观众的是一种奇迹,一种可能现实里不会发生的奇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