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八十年代金庸所着的射雕三部曲传入大陆,小龙女便成为了很多宅男的梦中女神,而小龙女被尹志平玷污这个情节则成了很多宅男年少夜半惊醒的梦魇。相信大家当时内心都是极度的愤怒和痛惜。一是痛恨贼人伊志平把完美女神的形象瞬间覆灭了,而是惋惜小龙女和杨过的完美式爱情。当时的金庸为什么这么写呢?
原著中是这样描述的:
她黑夜视物如同白昼,此时竟不见一物,原来双眼给人用布蒙住了,随觉有人张臂抱住了自己。这人相抱之时,初时极为胆怯,后来渐渐大胆放肆。小龙女惊骇无已,欲待张口而呼,苦于口舌难动,但觉那人以口相就,亲吻自己脸颊。她初时只道是欧阳锋忽施强暴,但与那人面庞相触之际,却觉他脸上光滑,决非欧阳锋的满脸虬髯。她心中一荡,惊惧渐去,情欲暗生,心想原来杨过这孩子却来戏我。
只觉他双手越来越不规矩,缓缓替自己宽衣解带,小龙女无法动弹,只得任其所为,不由得又惊喜,又害羞,但觉杨过对己亲怜密爱,只盼二人化身为一,不禁神魂飘荡,身心俱醉。
《神雕侠侣》这部经典小说的诞生,和当年金庸撰写此书时的经历是密不可分的。如果非要用一个字来形容的话,就是一个“反”字。反权威、反传统的“反”。其实这一点,大家自然能够在书中看到和领会,男女主角杨过和小龙女的出现,就是非社会主流的,一个不服管教的男主和一张清若白纸的女主,在这个社会上本来就不是主流,而是“离经叛道”的非主流。金庸就是要故意挑战读者观众的底线,挑战我们对于爱情的认知。谁告诉你们爱情只能是完美无缺,毫无遗憾的?现实中,爱情完全不是这样的!
杨过小龙女本是天造地设的一对完美情人,即便千万人阻挠,只要他们心志坚定,必定会成为最感动天地的神仙爱侣。然而,金庸却没有这样描绘,纵然杨过武功再高,终究也成了断臂大侠,白发斑鬓;纵然小龙女不食人间烟火,到底也曾被人玷污,一心求死。十六年的沧桑变幻,谷底终相见。不完美的般配,仿佛更能打动人心,让我们如此百爪挠心不忘不放。也让影视创作能有更多曲折离奇扣人心弦。
金庸的小说从来都不是傻白甜的剧作。他会把每一个角色都描写得淋漓尽致,把复杂的人性、人生中的纠结与坎坷都会描写出来。所以,除了喜剧之外,金庸作品里的每个角色都会有一定的悲情色彩。
虽然大家看完《神雕侠侣》之后,深深地为小龙女感到遗憾,但细细想来,如果小龙女自始至终都没有受过一丁点挫折,岂不是显得她和杨过之间的情感毫无挑战性。
金庸正是想通过这样一个挫折,在小龙女身上添加一些悲情色彩,让小龙女不再是那个不知社会为何物的神仙姐姐。尹志平虽然是一个让人唾弃的人物,但他在这部剧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让小龙女这个角色更加有戏剧性。
小龙女只有回到人间,才能和杨过长相厮守,不然二人仍然会出现不可逾越的鸿沟。金庸并不是一个随便写写的作家,他的每一个安排都有深意。小龙女的角色,只有添加上这一层悲情色彩,才会让大家都变得成熟一些,才能让作品更加凸显人性和情感。
我认为金庸先生想要让尹志平来玷污小龙女,最主要的是要表现出小龙女和杨过之间的误会,从而可以让小龙女一气之下离开古墓。当然还可能从侧面表现出,人无完人,最美的女人也有自己的缺陷。
金庸先生的《神雕侠侣》确实从来没有拜读过,只不过改编的几版电视剧,我都看过。对我印象最深的是古天乐版本的《神雕侠侣》。虽然场景比较假,但是故事却深入人心,是重播次数最多的一部。
当然刘亦菲版本的也确实不错,特别是,这一版本当中的景色优美,武打场面漂移,舒服,可见张纪中的良苦用心。从中也体现出了大陆电视剧制作团队的精益求精。
就像郭芙说的,原来小龙女是这样一个女人。可见在古人的心目当中,贞操对一个女人来说是多么的重要。但是杨过对小龙女依然表现出不离不弃,也就更能够体现出杨过对小龙女的爱是真心的。
像郭芙这些浮浅的人,根本体会不到杨过对小龙女的爱是可以包容一切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