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诞下双生胎,沛国公孟家送的是辟毒筷,甄嬛说沛国公有心了。可最后孟家女儿孟静娴恰恰死于食物中的毒药,有点让人唏嘘。
安陵容冬日里冰上起舞重获圣宠,皇上想起了倚梅园和甄嬛的初见。皇后此时吟诗“逆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还特地强调是姐姐刚入府时喜欢的诗句,既让皇上怀念纯元,也是故意打压甄嬛,暗示她是纯元的影子。此时甄嬛的表情有一丝惊讶也有一丝不悦,但是马上就表示,很荣幸和纯元志趣相投。甄嬛已经不再是当年介意“莞莞类卿”的那个甄嬛了。
我来说一个,有一集甄嬛偷偷去看被禁足的沈眉庄,回来的路上遇见巡逻队情急之下躲到果郡王的船里,泛舟湖上之时二人聊起范蠡西施,甄嬛说范蠡亲手将心爱之人送去他人身边,即使日后再相聚也不复当年情怀,当时果郡王还赞叹甄嬛妙思。。。然后后来甄嬛以为果郡王死了为了替他查清遇害真相并复仇再次入宫,就是姗姗来迟的果郡王送她入宫到皇上身边,真真是凤凰于飞里面的歌词写的那样 命运嘲弄,造化游戏
第一集中皇帝说“江南有二乔,河北甄宓俏”,这里就把甄嬛比作甄宓,然后跳惊鸿舞时,说甄嬛的舞姿“翩若游龙,婉若惊鸿”,而这取自曹植的《洛神赋》,这也在暗示着他们三人的关系恰如曹植曹丕和甄宓的关系啊!曹植爱慕嫂嫂甄宓,但甄宓却是曹丕的妃子,最后曹植也是死在了曹丕的手上,“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这也算是甄嬛传一种伏笔了吧
甄嬛初遇皇上那几次,他们讨论甄嬛吹得杏花天影,皇上问甄嬛喜欢杏花?甄嬛说,不喜欢,虽然看着好看但结出的果实却极酸,若做人一开始绚烂无比,结局却悲苦酸涩,那还不如松柏,无喜无悲四季常绿。然而她的一生就成了杏花,开头绚烂精彩,结局孤身一人。并且胧月也喜欢杏花,原著里甄嬛感叹,到底是她和皇上的孩子,喜欢杏花……
甄嬛传里面的伏笔有很多,印象比较深的就是甄嬛将自己和果郡王比作梁山伯与祝英台,果郡王说不可,只因他们一个哭嫁,一个吐血早亡。后来甄嬛得子复宠回宫,以泪洗面,可算是哭嫁,再后来皇上设计让甄嬛赐死果郡王,甄嬛本不肯,果郡王却换下毒酒,吐血身亡,当真是一语成谶了。
甄嬛传的前几集,甄嬛还没有得宠的时候,有一次在倚梅园祈福,把小像挂在了树枝上。没想到被果郡王拿到了,从此以后开启了甄嬛和果郡王之间的纠葛,尤其是果郡王因为饮酒掉出香囊,让皇帝看到了小象。浣碧说小像是为自己而剪,承认跟果郡王一段私情的时候,这个小象的爱恨情仇达到了顶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