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的香港和好莱坞有两部遥相呼应的电影,蓝乃才的《力王》和彼得杰克逊的《群尸玩过界》。两部电影文化背景截然不同,讲述的故事更是毫不相干,但在表现手法上却如师出同门一般,大量血腥、残忍、恶心的画面充斥镜头,直欲打破观众的承受底线。有意思的是,这两部电影分别在各自的势力范围内引发了震动,但却分别成为了两位导演电影事业的终点和起点。
时年39岁的蓝乃才《力王》之后如人间蒸发,再无电影作品问世,据说是从此浪迹天涯周游世界做起了摄影师和散文作家;而31岁的彼得杰克逊则自此风生水起,变身“恐怖大师”,一跃成为一流导演。同时提到这两位导演,并不是要对他们做怎样的对比,而是我在看《群尸玩过界》时,第一时间联想到的就是蓝乃才的《力王》。
暴力和恐怖恶心的视觉效果只是这部片子一半的特性。另一边特性据我看来就是搞笑。首先对于主角樊少皇,有几个地方让我百般思量:1.他的头发。无论何时出场,他头发永远干爽飘逸,黑亮顺滑。我觉得他肯定是用飘柔。2.他的神奇百宝小薄衫。力王在戏里除了刚进监狱时的土黄衫,回忆里的背带少爷装以及迷彩雨衣装(都只有一两个镜头)以外,一般都是一件黑棉布小薄衫不系扣(有扣子吗?),露出少皇哥结实的胸膛。不过穿衣服时都是拍些体现力王感情的戏,一开打一般都是赤膊上阵,就像是圣斗士里每逢打架必脱衣的紫龙。此外,重要的是,力王的这件小薄衫看似单薄仅为一层布(没有暗袋),却每每能像机器猫的百宝袋一般掏出大小体积不一的物品。最开始让我们惊讶的镜头,是看着小薄衫迎风拍打着力王壮硕的胸膛,下一秒力王从怀里掏出一个木制小火车头来,大概一个正方形面巾纸盒大小,像变魔术一样,特别神奇。
然后,力王虽然力大无穷却感情细腻,多才多艺,每逢伤心时分会用笛声寄托自己的哀思。只要力王悲伤的时候,他就能从拍打着胸膛的薄衫内掏出一把小芦笛,或是在周围都是水泥沙土的战场上信手拈来一片绿叶放在唇边吹奏。我想,我能。3.力王自动去污的身体。不管刚刚经历过多么惨烈的打斗,不管力王全身受了多么严重的伤,只要场景一换(比如刚在室内打完到了室外),雄健的身体上又是清洁溜溜。甚至被活埋进沙里也能像摩西分红海一样让沙粒自动绕着他走,这样被推土机挖出来时还保持着干净清爽的身体。4.力王和莹莹真应了那句‘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啊。每次被压迫到极点的反应都是怒目圆睁,两手高举,一边‘啊~~~~~’一边冲出去。
力王生来便力大无穷,刀枪不入。但是除了一身力气也无任何谋生能力。为了养活女友莹莹,他去工地做苦力。受到委屈也不轻易出手。因为他知道自己力挽狂澜,更是不能轻易出手,免得凡人无招架之力。徒得丧命。 莹莹下学路上,意外撞到了一起毒品交易。被黑社会囚禁,为了不遭受老大的侵害,失足坠楼而亡。力王一怒之下为女友手刃仇人,也因触犯了杀人罪入狱。公元2001年的香港,正是资本主义国家将一切政治机构私营化。监狱也像停车场一样,被大机构包起来做生意。监狱官僚风行,对罪犯肆意打骂、不当人看。更是利用犯人们这些免费的劳动力在监狱堂而皇之的种植大麻,甚是嚣张。力王在监狱里看不惯警官对犯人的折磨,便出手相助。路见不平。谁料树大招风,力王的身手不凡让监狱响起了警笛。镇压狱卒的四大高手,东南西北仓更是心狠手辣,联手要消灭力王。力王一忍再忍,终于决定出手反击。
一场血雨腥风席卷了这所长期处于黑势力压制的监狱。《力王》改编自漫画作品,所以在情节设置上确实夸张许多。很难想象这部电影是产自香港。电影当中,手筋被砍断了,揪出来如橡皮筋似的打个结,便恢复如初,继续开打。颇有架势。且先不论片子的血腥程度,单这故事,便有些喜剧感了。再说被嘲笑颇多的特级水平。我看诸多评论都说片子的肢体太假、塑胶模型不够真实。血腥过浓,失了质感。诸如此类。其实在我看来过于严肃了,本来漫画改编的电影就会怪诞一些,自然一笑置之罢了。这部电影我自己是很喜欢的,因为看起来像动画片。樊少皇饰演的力王憨厚耿直、一身正气,肌肉也是秀的恰到好处。电影中血腥镜头真可谓贯彻始终了。谈不上恐怖,确是鲜血淋淋的。眼珠、四肢满天飞,皮开肉绽总有时。噱头十足。值得一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