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最具作者性最有风格的好莱坞动作片,且完成度极高,其存在堪称奇迹。单是前30分钟就已经嗨翻天,风暴戏的配乐简直神来之笔!邪典味的疯劲贯穿全片,文戏少没废话直接爽,如此雄性的动作电影竟然没有直男癌反而讲了一个女权觉醒的故事,片中每一个女性角色都实现了自我价值。
疯狂的麦克斯4:《狂暴之路》讲述的是一个看上去(其实并不)简单粗暴的后末世时代生存与反抗故事,兼具西部片的凶猛,公路片的奔放,邪典片的脱俗和时尚大片的超凡艺术气场,可能还有点振奋人心的侠客情怀,加近年来最让人拍手叫绝的真.女权主义。观影过程仿佛拆礼包,每隔五分钟一个惊喜,不,是全片都惊喜,目不暇接,目眩神迷。因为男女主辣到冒烟,汤哈厚实的身板和射击杀伐果决不省子弹的打法是对硬汉的完美诠释,塞隆凌厉的眼神、笔直的大长腿和烟熏战妆,让每个人都呆呆地化身为舔屏狂魔(我会说开场汤哈一个背影杀就让我流下了痴呆的口水吗);因为画面太美,色彩太炫,每一帧都是壁纸,每个人都恨不得怒点右键将场景铭记在心。
这是一部魔性的电影,一部你第一次没看IMAX就必然会受到二刷诅咒的电影。首映日当天看到两个身处不同国家的友邻同时发广播,宣布要去看IMAX二刷,我当时还在想,不至于吧?然而今天,一刷过后,身在第三个国家的我跪在键盘前颤抖地订了明天的IMAX票。
我可从没想过如今会有动作片酷炫到这个层次啊。当我已经对MCU和变形金刚为代表的一系列标准特效免疫时,Mad Max从第一个镜头就让我直了眼睛,再用接下来美不胜收的废土风景、邪典至极的设定、血液沸腾的动作戏和激情澎湃的音乐(本片配乐JunkieXL将负责DC蝙蝠侠电影配乐,Darkness!)把我牢牢按在座椅上忘记了尖叫,忘记了眨眼。内心深处,我几乎是跪着看完电影的。尽管看的是2D普通屏,然而整个人就像经受了一次又一次沙暴冲击,在扑面而来嗨翻天的eyecandy轰炸下泪流满面地想——求你了!不要停! 王的男人的动作戏与之相比就是奶油小生的花拳绣腿。素鸡7的追车戏与之相比就像幼儿园小朋友开碰碰车。
真不是我见识少,是导演太会玩,知道怎么玩会有吊炸天的效果。SXSW电影节上,乔治米勒放映了影片片段,完了之后一男的站起来就问:“你他妈是怎么拍出这个的!” 这个男的就是罗伯特.罗德里格兹,一个把M16装在自己老婆断腿上的变态。所以你能想象到,看片过程就是张着嘴巴感叹:次奥,谁想的这个主意!这怎么拍的!预算君还好吗!快给艺术指导加鸡腿啊!
回来后才知道,全片80%的特效都是实景拍摄,动用了替身(包括杂技演员)、大量化妆技术和实景搭建,改装车都是真的,最后基本都给炸了。演员也是在纳米比亚沙漠摸爬滚打,整个剧组特别辛苦,汤哈和塞隆呆在War Rig里两相对望八个月,简直崩溃。而CGI多用在废土的地貌全景和女主的机械臂(其实是塑料)上——实景大法好。请记住,凡是能用实景就用实景,实在不行才用绿幕和CG的,都是业界良心。补充一下,实拍和CG很好区分,凡是让你审美疲劳的都是绿幕+后期CG。目前实拍党里还有一个克里斯托弗.诺兰,《星际穿越》的视效在一堆宇宙片里显得独一无二让人过目不忘也是这个原因。
《疯狂的麦克斯:狂暴之路》是20世纪福克斯公司于2015年出品的一部动作电影,该片由乔治·米勒执导,汤姆·哈迪、查理兹·塞隆和尼古拉斯·霍尔特等联袂主演。
该片讲述前公路巡警麦克斯(汤姆·哈迪饰)成为了费罗莎指挥官(查理兹·塞隆饰)战车的司机,并且带着五个女人横穿沙漠逃难的故事。
世界已崩坏,人性已殆尽,这是个血和火的世界,为了生存所有人都必须残酷的斗争。在无尽的荒芜沙漠中,两个逃亡的反抗份子有可能给这世界建立秩序。麦克斯(汤姆·哈迪饰),一个沉默寡言的男人,他在混乱中失去了家人,如今他追寻的只有平静。弗瑞奥萨(查理兹·塞隆饰),一个用行动说话的强悍女人,她相信穿越沙漠回到儿时故乡是生存的唯一途径。当两人相遇,公路大战也随之爆发
看完《狂暴之路》后会觉得彻底无语,当然在接受了这部末世科幻狂欢曲的狂热而又令人不安的画面之后,语言的描绘也不重要了。
影片最无序的打斗和碰撞都显得合理,这不是现实主义的范畴,而是富于想象力的规则。米勒导演示范了如何制作动作场景,让之既符合物理学又符合伦理学。有因有果,既有选择又有影响 。影片充满了非常完美的、惊人的和令人难以置信的疯狂。在这些充满独创性、充满强度的公路戏之外,《狂暴之路》还包括了令人惊讶的深度和角色刻画。
电影充满了令人疯狂的想象力,又令人毛骨悚然地滑稽,呈现在大银幕之上最佳的动作片之一 。
导演乔治·米勒在影片里塑造了许多个性鲜明的角色,但是电影更让人称赞地在于,这些角色特质并不依靠语言或者对话来加以“解释”。影片不仅拥有好故事、好角色,更是一场疯狂的冒险。片中出现的巨大沙漠龙卷风,这一场戏得到了极好的处理:龙卷风以时速100英里的超快速度在银幕上推进,而这个画面并没有被活跃的摄影镜头和快速的剪辑手法喧宾夺主;而镜头内除龙卷风以外的事物也安排地恰到好处,其真实感和逼真性也是当代电影所缺乏的 。
影片真正出色的当然不是故事,精简到几乎让人察觉不到存在感的文戏实在是够痛快,飙车戏动作戏贯穿全片,虽然最后会有点疲惫感,但不妨碍肾上腺素仍然不断飙升。《疯狂的麦克斯:狂暴之路》关键词就是“疯”,整部电影的制作都是围绕这个词,无论是剪辑调度、角色设计、飙车动作设计、演员表演、特效甚至美术配乐等等,都透着一股邪典味十足的疯劲,让影片完成度极高 。
疯狂的麦克斯4:《狂暴之路》这一影片呈现的效果方面,乔治米勒之前有两个要求,一是要色彩尽可能的丰富,以和其他末世题材昏暗单调的不饱和色彩区分;二是要在艺术指导方面尽可能的美,因为他认为,在物质贫乏的末世,幸存者会寻找一切能带来点美感的东西。
可怕的是他们都做到了。一部再三拖拉的电影可能会是一个噩梦,本片制作进程极其多舛,丧心病狂横跨20年,包括和福克斯的你来我往、版权移交华纳、吉布森负面新闻不断、伊战、澳洲罕见降雨让取景沙漠变花园等等。然而好事多磨,观众体验到的,是他们心甘情愿掏空口袋大喊“快把我的钱拿走!”的极致感受。IMDb两万人打分,评分9.0,Metascore高至89。Hitfix给出满分好评:“ 乔治米勒通过Mad Max传达出的东西完全不简单,完全让你无法预测。这是一部硬核的大师级动作片,美丽而机智,惊艳到完全颠覆了如今人们对超级大片的定义。”
每个月都会固定去几次影院,看到了王的男人、侏罗纪公园和明日世界的预告,从没看过Mad Max。据说在影片宣传方面华纳也落了下风,这倒霉公司简直外强中干,排片少,IMAX屏全让复联2和明日世界占了。然而酒香不怕巷子深,它悄无声息地在首映当日就抓住了所有人的心,突然震翻了你的内心世界。在如今千篇一律的动作片中,它简直如清风拂面,让你意识到,除了超级英雄片,好莱坞还是有人能拍点别的的。谢天谢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