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金叔最近的《好好先生》,虽也不错,但那张橡皮脸毕竟难挡岁月的磨砺,已明显不如当年,老态颇显,于是怀念这个巨喷饭的《dumb and dumber》,里面皮肤紧致、炯炯有神的活宝Jim。 虽然他的电影路数都差不多:小人物的故事,粗俗的笑话,夸张的肢体语言......但是其实金叔还是挺有想法一人,就像生活中的他一样——并不浮夸。听到《dumb and dumber》里他黯然回头对Harry说"I’m sick and tired of being nobody. I’m sick and tired of having nobody”,我能感受到他那双大眼睛里所流露的“真”,再加上看到mtime资料里说他拒绝拍摄 Lloyd和Harry上车同穿比基尼的热带女郎们走了的结局,我知道Jim其实除了搞笑之外想表达的更多——小人物命运的无奈,理想一步步的幻灭,生存的焦灼......但是,迫于他的喜剧形象定位、导演的恶俗
、制片方的票房目标,他的这些更深的想法被市场意志强奸,影片只好以比较低俗的面貌去迎合市场,宣扬生活的美好,博得观众的傻笑。这是一种无奈,也是一种可悲。而最新的《好好先生》相比好多了,没有那么恶俗,还带一点小小的小资味道,可能是金叔在好莱坞混久了拥有了更多的决定权,影片更能按照自己的意思去表达了。可能很多人觉得他是个局限性很大的演员,毕竟他试图转型之作《灵数23》被批得狗血淋头,但我想说,他是个很棒的演员,起码在他自己的喜剧范围内。
这等笑泪与黄白物混杂的下品罗曼喜剧除了Farrelly兄弟外无人能执导。虽然仍然谈不上喜欢,却到底是适应了许多,比起初次看到这类喜剧的嫌恶感来,这次倒是看得别有情趣。不过Farrelly兄弟的一大招牌:残疾人演残疾人,倒是还没完全形成标志,只有开场时那位被骗买了无头死鸟的可爱盲童(90分钟左右又在电视上出现一次),那么可爱的盲童,如果不是知道Farrelly兄弟绝不用正常人去饰演残疾角色,
真是不敢相信竟是一位真实的残障人士。至于剧情本身,存在感非常薄弱,影片如果除开两位主角的表演,和幕后的那个成就了一段不完美婚姻的绯闻,则别无一物。不过,作为饭前消遣还是不错的。他有一双极具表现力的眼睛,能表现出的内心深度的内容,只是太多时候,这种深度被他那过分抢眼的橡皮脸和肢体语言给忽视,要不我怎么会在他的很多爆米花喜剧中看出丝丝隐藏的悲与痛呢?《好好先生》进不了一小步,他还有空间有待表现,只是他需要点运气碰上合适的本子。
就因为对爱的这份渴望,才有了整个故事的发生。 所谓真正的爱情,应该是那抛开一切奋力追寻的东西。爱一个人的最高境界,便应该是能忠于自己的感觉,而无谓对方的态度。剧中的Lloyd便是如此。 而所谓牢固的友情,应该是能够真心理解对方的梦想,并尽可能帮助朋友完成他的这个梦想。剧中Lloyd的伙伴Harry便是这样的朋友,在了解了Harry的想法后,甘愿陪他一起去寻找真爱。
记得上高中的时候,老师说过文科生的成败就看数学成绩好不好,其实喜剧也是一样,评价一部喜剧的成败,看的往往是人物的表现和故事的发展,除了喜剧必有的笑点外,故事的流畅度和深度才决定了喜剧最终的高度和定位。 《阿呆和阿瓜》便是如此,"为了将提包还给让自己一见钟情的女人",及其简单的故事线索,却发展的非常顺畅,再穿插上金凯瑞的笑点,配合影片非常出色的配乐,2个小时的电影并没有让我感到丝毫的无聊和看不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