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法再给予三个主角更多的赞了,特别是杜宪老师的丈夫以及巩俐,每一个瞬间都让我唏嘘不已,看到陈道明那灰头土脸的样子还有归来的时候肩扛大包,我真的是不住的流泪。巩俐的女主角经历政治运动,言语里依旧透露出那种小心翼翼,可是为了迎接丈夫, 她每一次都是那么的仔细的打扮自己,收拾家里,为了迎接自己的丈夫的归来。小演员英气十足,透露出一点点红卫兵那样的意思,为了自己能跳主角,不惜出卖了父母,可是最后,连战士都跳不上,而跳成群众,正所谓红卫兵一代,卖掉了自己的灵魂,却依旧被无情的抛弃,从而有了蹉跎岁月。
片子的基调是带着宽恕和和解的,女儿告诉父亲,是她自己的错,可是父亲却一声叹息几乎老泪纵横的说,都是我自己连累了你们。接着,一个侧面镜头,过去的就都过去吧。而当女儿接着叫他一声爸的时候,很好的给予了2秒的镜头停顿,你能看到道明的表演功力,那种突然的颤动,女儿终于喊自己爸爸了。
严歌苓说,《陆犯焉识》是她投入精力最多的一部小说,为写它,两三年间曾多次往返于主人公留学时流连的花花世界华盛顿、上海和其后半生作为右派被禁 锢的流放地西北大荒漠体察生活。很多人并不知道,这也是严歌苓第一次用电脑写作,40万字精减成最终的30多万字。但是,在老谋子眼中却舍去了大部分,只 选取了小说最后30页的内容。对此,严歌苓并无怨言,称张艺谋在取舍上动足了脑筋。她说,如果是自己担任编剧,还是蛮难弄的,“舍不得对自己的作品改动太 大,让自己真下刀子,太难了。”
在网上看到老谋子的这个片子的预告片,我已经抑制不住的想去看这个片子了。我们离开那个惨无人道灭绝人性人伦的年代已经接近半个世纪,太宗的改革大业也已经进行了30多年,文革,这个在澳洲白人眼里看起来带一点浪漫色彩的时代,却是我们这个民族的一场浩劫年代,即使已经过去近半个世纪,很多记忆早已结疤,而当《归来》这样的电影蜻蜓点水般的揭开这层伤疤的时候,你会发现,下面的肉,还是新的,并时刻提醒着你,1984,其实并不遥远。
故事的整体其实是以几个冲突作为架构的,被历史的洪流带走的这位螳臂挡车的会多国语言的陆焉识教授,被拉到大西北改造去了,为了看看十多年未见的妻女,不惜出逃,却被女儿告发了,可是随后当文革结束了,陆教授归来的时候,却发现是这样一个支离破碎的家庭,他原谅了女儿,帮助女儿回到家中,可是他自己却再也回不去,即使他已经归来,他只能默默地住在楼下的小杂屋里,一次次的陪自己的妻子去火车站,等待自己的归来。可是,戈多回来了,但是,婉瑜眼里的那个焉识,却再也没有归来。
你可以说老谋子在赚取大家廉价的泪水来博得同情和自己的票房, 你也可以说这个电影的剧本太单薄太没有深度,没有对那个大时代背景进行更多的细刻描写。你也可以对老谋子有更多的鞭挞。可是,换做是你来做,你能做的更好吗?剧本本来就不是他自己所能控制的,国师几乎是贴着电网在创作,他能做的也只有这么多了。
我看电影的时候,不住的想起了我的外公,作为安师大和安财的一名教授,和自己的妻子儿女,分别了整整20年的分居时代,老头子和老太婆相伴40年,其实有一半时间是两地分居的,
陈道明主角肩扛大包的场景,和我记忆里老头子背着大包小包跨越长江渡轮的镜头何其的相像。其实还有母亲的阿公,外婆的回忆录里,多次写到了太公,一个国军的普通文书,不过是39年被抓去当兵了,最后归来的时候,却又在农村里被斗来斗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