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我只看过一遍,祈祷不要有机会看第二遍的电影《萤火虫之墓》,但是现在估计又要旧事重提了,把积攒在心头的话理一理。本是幸福一家,无奈社会动荡,他们只是父母双亡的孩童,妹妹有哥哥,哥哥有妹妹,相依为命。他们寄人篱下,虽然是亲戚,但是却是自顾自的,嫌弃兄妹俩只吃饭不干活。让他们兄妹俩怎么办呢,卖妈妈的衣服换粮食,他们也不舍得,但是没办法,不得不。他们离开了,去没有人的洞穴,活得自在。妹妹很开心,因为有哥哥陪着她,在这里,没有人嫌弃她和哥哥。小孩子的思想有时候总是简单的,因为简单所以快乐。但是他们要吃饭,哥哥答应过爸爸妈妈,要照顾好妹妹。但是,妹妹营养不良,身体也一度出问题,她还只是个小孩子啊。如果在当时,小孩子都只能活成这样,而没人救助,是多么悲惨的一件事情。妹妹和哥哥相依为命,若哥哥走了,妹妹会哭。若妹妹走了,哥哥已经没有了眼泪。夕阳下两个瘦小的身影显得那么的单薄,哥哥试图将所有的悲伤扛起。最后,妹妹离开了。哥哥没有照顾好妹妹,其实哥哥尽力了,他们都是小孩子,突然间就变成了孤儿。哥哥要照顾妹妹,却没人照顾哥哥,哥哥想妈妈,也想之前的家。之前听到身边有人说,若一个人的童年没有宫崎骏,挺可惜的。虽然我的童年没有宫崎骏,但是庆幸,现在的我,看过他的作品,我的青春里有它们。
《妈妈再爱我一次》这还是小时候看过的一部经典电影,从头哭到尾,看完愣是要和老妈一起睡,当时的感情是真真切切的。电影剧情以倒叙方式进行,描写精神病医生林志强留学归国,正要展开精神病院的业务,偶然发现院中一名病人,竟是他失踪18年的母亲秋霞。原来当年其母秋霞与其父林国荣相恋,但遭林母以秋霞身家不清白为由拆散鸳鸯,另外为国荣娶妻。已经怀孕的秋霞到乡下投靠姨母,并在生下志强后独力抚养,母子二人感情极佳。数年后,国荣之妻娟娟经证实不能生育,林家父母为了延续香火,用尽办法要志强离开母亲回到林家认祖归宗。秋霞几经内心挣扎,终于答应。但年幼的志强因思念母亲而无法过平静生活,经常偷偷回到乡下找母亲。一次风雨之夜,志强躲在庙外避雨,秋霞等人遍寻不着,翌晨找到时,志强已奄奄一息昏迷不醒。秋霞大为激动,失足跌下楼梯成为疯妇。18年后,志强终于找到他心爱的母亲,并以一曲儿歌“世上只有妈妈好”重新唤醒母亲尘封多年的记忆,母子相认大团圆。
我曾经有过一段姐弟恋,分开后一直无法从对方的憎恨中释怀,我曾那么用心的对过他,我们曾那么多美好的回忆,为什么过了很久他还是耿耿于怀。每次联系我情绪都反复无常,目的就是报复而不是想念。那天一个人看《春逝》。半夜男主喝醉了打了很远的车来找女主。让我想起我和他几乎一模一样的场景!他喝了酒穿过了几乎一个城市半夜来看我,我们笑颜以对的一幕!那一刻我的泪崩塌了!男主憎恨的拿钥匙划花女主的车,我也忽然释怀了,他为什么恨我了!爱回不去了,我们再也快乐不起来了。
我是一个泪点很高的人,很少看电影哭,更别说痛哭。比如《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或者是《爆裂鼓手》,可以引起个人经历层面情感共鸣的电影。我推荐的是《赛德克·巴莱》,一部让我几乎从头哭到尾的影片。导演是拍过《海角七号》的魏德圣。这部电影当时在大陆上映的是2个半小时的删节版,但票房惨淡,很多影院甚至未上映。我看的未删节版分为上下两部彩虹桥和太阳旗,共4个半小时。我认为赛德克巴莱是一部好片子,并且十分还原现实,有血有肉真性情。
我就是在深夜中看的那部电影,真的把我哭得一塌糊涂。这部电影的名字是《七号房间的礼物》,记得那时候还读高三,是一个星期六的晚上,尽管第二天还得补课,但是听同学的介绍还是连夜将这部电影给看了。被龙久孩子般纯洁的心渐渐感动了这几个“大坏蛋”,他们甚至不惜冒险将艺胜带入牢房与父亲相会。黑暗冰冷的监牢内,7号牢房阳光满满。这部剧看起来真的有气愤又痛心。
《婚纱》又名《结婚礼服》。不是很喜欢看韩国电影,但是看到这个真的忍不住,哭到眼睛肿成核桃,第一次看从中间开始哭,第二次看的结果是从头哭到尾,心疼到要窒息。看过六七遍,但依然看一次哭一次,以至于每当想哭又哭不出来的时候就看这个,然后哭个痛快。然后第二天顶个核桃眼去上班,其实我总觉得这个电影是被名字耽误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