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很多看起来很有钱又打扮的光鲜靓丽的明星,他们身边并没有多少真正属于自己的钱。试想一下一个明星的一套礼服可能就是几千几万,有的甚至几十万几百万,这并不是一笔小的开支,可是又是必须要用的钱。同时明星还是要搭配助理造型师发型师以及其他的各种员工。
这些员工的工资都是明星所赚来的钱,那么真正分给明星的钱可能并不是很多,就算比较多的话,之后也会要为了自己而用出去,时间久了,能够存下来的钱可能并不是很多,就算存下来的钱比较多,可是放在那里它终究是那么多,只有合理地投资出去,才能够钱生钱。
这样的话也相当于为自己留了一条后路,而不是只有娱乐圈这一条路可以走。再说了明星在当明星之前,可能在从事一些关于投资的工作,既然有这样的经验,自然不能够把它浪费了,去搞一搞投资,为自己的家庭以及将来做打算也是比较正常的,毕竟明星不能一辈子都演戏,也不见得一辈子都有戏可以演。
那是对自己的一种负责任的表现吧。大家都知道明星吃的是青春饭,岁月毕竟是无情的,对他们也一样,尽管此时正青春,英姿飒爽,风华绝代,一旦年华老去,风韵不存,失去了热度,那样便没有人会在意他们,失去了赚钱的资本,她们的日子要如何度过?
明星投资,一方面不过是蹭着自己此时的热度,来吸引一些顾客的到来,提高自己的利润,另一方面,明星们必须有自己的储备,他们懂得演艺圈是个换代特别快的地方,没有谁可以常红不衰,所以他们必须为自己年老的时候做出周到的考虑。
之前有看过一篇报道,说某明星因为过惯了奢侈的生活,年轻时大肆挥霍,到老,啥都没有落下,因为赚不到钱来满足自己的欲望,生活过的一塌糊涂。这样看来,明星提前的投资不失为一种理智的做法。
但同时也产生了一些问题,就说前不久的报道说某明星的奶茶店,一杯奶茶48,卖出了天价,这让我觉得很可耻,就算是明星开的店,也不能这样坑人啊,过分!
我认为明星在拍戏之余进行投资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容颜易逝,明星不能做一辈子的明星,总要给自己留一条后路。
处于巅峰时期的明星无论是影响力或者是财力都处在一个相对积极的状态,是明星投资最好的时机。
有很多的明星都会在拍戏的同时经营自己的事业,绝大多数的明星都会在选择在自己有余力的时候创造自己的服装品牌或者是餐厅。
明星的影响力是成功最大的帮助,会因为观众的喜欢得到巨大的客源。
明星效应是很强大的力量,善于利用自己的资源才是成功最关键的地方。
其实很多明星的品牌并不是有多好的质量,只不过是明星的那个头衔给了他们普通创业者没有的速度。
杨颖的日料店可谓是贵的可怕,质量也不见得值得那样的价钱,只不过是杨颖有很多的粉丝。
这些粉丝想要更近的接触自己的偶像去明星的餐厅就是一个很好的方式。
明星创业其实也是在过度的消费自己,当自己的名气被消耗殆尽以后明星自己的产业就是自己生存的能力。
比较常见的有化妆品,时尚品牌和各种各样的食品店。近日,陈赫旗下的服装品牌就被某国产潮牌挂了起来,原因是陈赫品牌抄袭了该国产潮牌的服装。
这是那家原创潮牌的衣服。
不管是袖口、门襟、魔术贴位置都是非常相似的,就连左边袖子上面的英文都如出一辙。
更奇葩的是,陈赫家抄袭的这件羽绒服,比人家原创的还要便宜三十多元。现在明星潮牌很多不光价格虚高,还开始抄袭独立的小品牌了。
而这也不是陈赫旗下品牌第一次干这种事了。陈赫的火锅店也抄过一个小火锅店的创意,包括装潢和店服,为了赚钱也是没有下限了。
我觉得很正常,现在明星的出场费都很高,他们每年都能赚到特别多的钱,那么拿这些钱做点投资,也很正常。
其实明星也是普通人,只不过太受人瞩目了而已,你把他们当成身边的人来看,也就觉得他们投资很正常了。
你想要是你收入那么高,不会拿钱去做点投资吗?这是很正确的理财方式啊。
而且明星投资的优势还多,首先他们知名度很高,自己就是一个很好的招牌。
比如说包贝尔开的火锅店,那么喜欢他的粉丝朋友在他的宣传之下肯定愿意优先去他家的火锅店呀。
还有苏志燮的咖啡店,喜欢苏志燮的粉丝去了韩国,肯定要去他的店里捧个场,没准就遇见本人了呢?
我觉得明星投资没什么大不了的,但是总有人说他们为了圈钱,不敬业之类的,我觉得这也要具体看是谁。
如果一个拍戏拍的非常认真,给观众呈现出丰满立体人物的演员,就不应该接受这种无端的诟病了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