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为这是部喜剧,看了之后才知道原来只是一部爱情片。
电影情节:艾克是纽约时报的专栏记者,他因为经历过破裂的婚姻,因此对女人有点感冒而显得尖酸刻薄,而他经常为了截稿时间焦头烂额,更让他沮丧的是他的顶头上司就是他的前妻。为了逃避压力,他只好躲进他常去的酒吧里,当他听到有人讨论马里兰州的一个乡下地方,有个年轻女人玛琪,她曾经有三次和准新郎踏上红地毯的另一端时,又因为婚姻恐惧症而逃婚的记录。这立刻引起艾克兴趣,决定将这个话题写成专栏,并加以冷嘲热讽了一番。之后他想要印证自己的报道正确无误,于是决定亲自拜访这个小镇,没想到却玛琪对他的报道大表反感,并且决定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对艾克展开报复行动,而且正准备与第四任男友步入结婚礼堂的玛琪,想用事实证明一切。双方就在你来我往的情况下,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并慢慢互相吸引,并在婚礼彩排时,和男友分手,选择了艾克。
两人很快就步入结婚殿堂,但是玛琪又再度逃婚,之后玛琪深感后悔,重新找回艾克,最后两人单独请来牧师,放弃盛大的婚礼,终于在两人世界中完成了婚礼。
这是茱莉亚·罗伯茨的片子里我给分最低的一部,却也是我最喜欢她扮相的一部。这个胆怯焦虑、有点神经质又跟着似乎无厘头剧情跨马狂奔的新娘实在是太美了。全篇的明暖色调使得曝露在阳光底下的茱莉亚美得如同栀子,那般的自然明丽,让人懊恼又惹人怜惜。
剧情的设计实在糟糕,编剧似乎一直在感人正剧和调侃喜剧之间摇摆不定,于是缝缝补补出一段不尴不尬的“爱情喜剧”。而从全篇看到结尾,我始终没有找到它闪光的笑点或者煽情点。只有那场夏威夷风情的派对上,夜空下的茱莉亚沉稳老练地演绎了一段不温不火甚至有些莫名其妙的台词,然后给了理查·基尔一个浅浅的笑。我不知道那个笑有没有俘获理查,但我是真正在画面前笑得龇牙咧嘴。这个形容是褒义的,因为得那样的平和与忧伤灌注的笑,美得让我都快害羞了。
朱莉娅·罗伯茨 喜欢她犹豫不定的眼神。理察·基尔 喜欢他的一头白发。这部电影是一部很现实的电影,是每个要结婚的男女所纠结的事情,也许不像电影中那样的夸张,但是,却在思想中所萌动过。
婚姻代表着一辈子的幸福,我们都希望自己可以幸福快乐的过好每一天,但是婚姻却和恋爱不一样,婚姻中更多的是包容和理解。但是每个人的思想都不一样,我们不知道随着时间的流逝,对方是否还能把自己视如己出。电影中的女主角就是这样,她在婚礼上逃过三次,成为当地的新闻了,而男主角是个记者,就这样误闯了她的生活,他想看看是否女主角的第四次婚礼是否还会逃跑。但是没有想到,最后男主角却成为那第四个新郎,爱真的很奇妙呀。但是,最后女主角又再一次的在婚礼上逃跑了,也许这次的逃跑是生活中的一个转弯把。她认真的考虑到底自己需要什么,然后她来的男主角的住所,她希望他可以娶她,男主角用自己博大的胸怀接受了他深爱的女子。
电影最后他们顺利的举行了婚礼,但是宣誓的时候只有他们和牧师,因为这样会让女主角感觉是一个没有负担的婚礼。一个属于自己的婚礼其实就是这样。婚礼是属于自己的,只要自己认定了那么就是一辈子的承若了。不需要他人的评价和赞赏的。因为婚礼只是生活的开始。简单的开始,才会让这个过程不会让人感觉很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