杠精则是确实是在反驳,比如我认识一个熟人,在一个集体里他起的作用往往就是杠精的功效,大家说到某人家庭幸福,他就说,其实不是的,有一次他听到他太太在抱怨她老公如何如何。大家说到某人性格很好,他则说他听到他们单位的人说他其实如何如何。大家都认为他“不会说话,情商低”之类,但这种杠,起码是反映某种心理,他需要大家承认他所掌握的信息量更加准确和周全,他的观点更为全面,他更追求真相,或者说比别人更犀利和智慧之类。事实上也仍然是对“存在感”的一种执念。
杠精可能是比较天真的单纯较真,这一种案例相对少些,就不予讨论了。归根到底在杠精身上有一个关键词,就是存在感。杠的时候这种存在感就杠杠地体现了出来,不杠的时候就泯然众人矣。真正热爱真理的人,并不是通过杠去表达对真理的追求,而是往往体现在更多的询问。因为真理就像难以追求的美人一样,有很多的扑朔迷离,狂妄地认为自己真理在握的人,往往对真理并非真爱。追求真理需要很多的质疑,也需要同样多的自我质疑。
杠精一般有几种情况。有一种是,不管你说什么,他都先说一句“不是……”,然后再说他的观点,很可能他的观点其实只是再把你的观点用另一种方式阐述一下而已。这一种杠,我认为是条件反射的杠,完全没有营养和没有理由的杠,为杠而杠。这种习惯性反驳后面有其人格特征,除了对存在感有比较强烈的需求之外,往往也是对他人持以比较对立和对抗的态度,一般是自尊心有点过于强烈的人。
“杠精”之所以总是选择“语出惊人”,其实是他们内心希望能得到别人对他的更大关注,希望能够成为社交场合的中心人物,甚至想通过言语实现压倒对方的目的,但实际上却常常会事与愿违,这种过度刷存在感的做法,不单只让人觉得你不识时务、不懂事,更会让人对你心生反感从而敬而远之,距离你想要的引起关注、成为焦点的目标,很可能是渐行渐远、背道而驰。
“杠精”现实生活中的表现在于:别人无论说什么,哪怕陈述一个事实,“杠精”都能找到一个点挑刺,进而进行反驳。说白了,这部分就是为了反对而反对,即使反对的对象说的是一件正确的事情。事实上,仔细推敲,这些人的观点大都站不住脚。“杠精”籍通过抬杠反对别人,来显示自己的优越感。无怪乎有人说“给‘杠精’一个槽点,就能‘杠’得你怀疑人生。
杠精,顾名思义,就是爱顶牛抬杠的人。杠精行为的驱动力多种多样,有些是在社会生活中不尽如意,转而在虚拟网络中寻求存在感,有些是为了练习怼人技能,以便在大学辩论赛上一展风采,有些是为了在职场给话语权加点砝码,毕竟不是所有人的工作场合大家都开诚布公的讲理,有些地方有些时候确实用强词夺理可以挣来真金白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