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战曹云金胜了,以郭德纲的性子不可能不吭声。郭德纲如何反击,让我们拭目以待。
郭德纲虽然聪明,不过在家谱这件事上的确做得不好——他太依赖脑残粉们了。如果脱离了微博这片舆论土壤,到一个稍稍理智一点的地方,立刻会被反对的声音淹没。
而弟子们的反应总有被师父逼着之嫌。近年来岳云鹏虽然走红,却总像是被郭德纲操纵的木偶一样。从早年开始听德云社相声的人都应该明白,岳云鹏的水平实在不敢恭维。如果不是因为“听话”,他不能到今天的位置——郭德纲总通过岳云鹏的走红来表现自己对徒弟好的事实,顺便气一气出走的徒弟们。其实恰恰相反,这正好从另一个侧面表现了郭德纲的气量小“顺者昌,逆者亡。”他表面上夸赞岳云鹏,实则抹煞其才能。而善于思考的公众发现:为什么看着有才华有希望超过郭德纲的徒弟都被赶走而只剩下一个庸才岳云鹏呢这是为什么呢为什么呢?所以郭德纲以后应该少夸岳云鹏“听话”,有百害而无一利。
曹云金的这篇文章可谓文笔优美,声情并茂,洋洋洒洒,有理有据且能做到据理力争。通篇都在指责郭德纲,却不令人感到腻烦。虽有戾气,却能引来众人的同情。虽然时间线上有些混乱,煽动性的语言也有不足,但应付微博上的网友们并且成功引导舆论,足够了。
我们都看到了,郭德纲混到今天的位置,做出了如此的成绩,并非因为他宅心仁厚,德艺双馨——他甚至一身戾气,为人阴狠。赚这么多钱也不是因为他会收买人心——他的弟子纷纷离他而去,连创始人都负气出走。造就他的,是他确确实实的本事。他确实恃才傲物,但却是有足够的资本的。而曹云金如果想彻底翻身,提高自身水平才是正经事。
以曹云金的水准,一生之中很难追上巅峰时期的郭德纲了。不过他的作文写得真好,可以弃演从文,一定能赶超咪蒙,成为一代文豪。
我是练武的,不是唱戏的。但旧时候传下来的老技艺,很多都有相似的规矩讲究。就跟很多答主提到的一样,该感谢社会主义,不然这帮小徒弟再有本事,也真不知道能不能都活到公开说郭坏话这一天。
话要分两头说,师徒这件事,没有体验过的人极难理解学艺练功的人对此是个什么感受,真是就像皇帝传太子一般,生荣死哀的感觉。第一不要说曹云金等人势利不敢说师父坏话,没逼到那份上,有心肝的人没人愿意说这个话,师恩太大了,很多时候亲过亲生父母。
都说猫教老虎留一手,其实师父传艺不用这么麻烦,关键的地方稍微误导一下,笨点的徒弟一辈子绕不出来,就完了。这样一辈子傻着也好,怕的就是聪明的徒弟绕出来了,或者有别的机缘,高人给点破了,这一下子明白了,很多就不再那么尊敬师父了。这在师父眼里,有时候就要了命了。很多矛盾是这么来的。说这么多,其实想讲一件事,那就是师徒之间这些恩怨纠葛,真是比西厢记还金瓶梅,如果只是学艺范畴内的事,那真是旁观者谁解其中味。
但郭这件事明显不止是这个性质。现在很多老师,做不到按旧时候那样公允处事诚心授艺,反而要拿过去旧社会的江湖规矩说事,这就是没有小姐命,得了小姐病。当然法治社会,一般人不敢太造次,也就是那一套,修谱罚跪打板子,见了熟人损个昏天黑地让徒弟混不下去,最多了。但是像郭这样有社会声望,有影响有手段的人,他要是想不讲究在前,找麻烦在后,那想想还真是替德云社几个弃徒不寒而栗。高票匿名答案说今天骂他欺师灭祖,明天是不是得去给曹云金嗓子灌硫酸废了他学的艺,一般人看了什么感觉不知道,我看了,是真难受,觉得幸亏生在今天,不然真能有这一出。
简单总结一下,不论这中间哪些真哪些假,第一,有成绩的徒弟,没难受到一个境界,或者极少数的,人品没差到一个地步,写不出这文章。第二,有能耐的师父,能把徒弟给逼到这一步上,如果不是没有识人之明教了白眼狼,那就多半是欺人太甚,甚至断人活路了。
最后,这事情真给老祖宗的玩意抹黑,对不起的不只是德云社这一小家子事情。都跟这么玩,谁还能记得以前行当里有高风亮节的名士隐士?所以我未必支持曹云金,但要谨慎地反对一下郭德纲。
老郭就是在堆砌口号,欺师灭祖、丧尽天良、忘恩负义、阴谋背叛。几次表态都不出这个圈。海瑞写过文章:遇到这种当事人就要喝止,要求他:主诉要切实,讲事实啊你,再宣泄感情就闭嘴。曹云金就具体形象的多了,至少摆事实讲道理的态度很端正,时间、地点、人物描述清晰,有层次有结构,甚至还有感情。“二零零二年,你号称办学授课”,“半年之后,你搬到大兴枣园,1500元/月的房租,你负担不起,又找我分担”,“可零三年的某个月,没来得及给我交饭钱,你便把我从家里赶出去,我足足在公园的长椅上睡了一个星期”,“你给何云伟念《口吐莲花》,我连在旁边听的资格都没有,你们进屋关门,我一个人坐在客厅沙发掉眼泪”“团队如日中天的那两年公司没有社保”,“师爷最后冲我嚷嚷了一句:他不接我电话,你们要造反!”。还有截图为证,老郭你倒是出来质证啊。
双方都使用了“欲言又止让人浮想联翩”这一招。老郭摆出一副“好难过不能说”的腔调,这个糊弄粉丝还行,属于诉诸感情,但在说理层面等于没说。此时应注意合理使用庭审指挥权。
被告(反诉原告)则指出:“你还记的你04年为什么从右安门搬到大兴的邮局宿舍吗?你还记的你生命中有个人叫杨新华吗?你还记的那个跟着你的女记者吗?珠市口剧装店的事儿你也都忘干净了?”法官此时在心里露出了赞许的笑容(不能真的表露出来),和蔼可亲地说道:来,详细说说,书记员注意记录。旁听者:听到这里果然更有意思了。
说实话曹的微博让我想起了很多劳动案件。老板不给加班费不按时给工资,还把员工当骡马用,态度还是召之即来挥之即去则可,稍有不从就使出利益剥夺、言语威胁、人身攻击混合大法。凭借自己在行业内的地位,对离职员工百般刁难。很多白领对曹的微博感同身受,那是再正常不过了。拖欠工资、不交社保、不签合同、痛打讨薪员工、将工伤昏迷的员工扔在郊外、到处欠债结果带着小姨子跑了,这都是真实存在的老板形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