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拿到了2006年第56届柏林电影节评审团银熊奖的“黑马”电影《越位》,去年这部伊朗电影以7分多钟的片长就征服了评委,居然把这个奖项破例颁给了一部短片,前面就肯定是没有古人的啦,估计后面来者也很鲜见。我曾以为这是一部表现女性自由主义的影片,曾以为导演会用充满现实感的镜头来描述在政教合一的伊朗女性所处的困境与不平等。但我错了,伊朗不是好莱坞。
的确,从影片描述的事件的本质上来看,依然出于父权社会根深地固的保守思想。但是身为阿巴斯名徒的贾法·帕纳西却提出了另一个别致的角度。故事中,前去看球的少女们被保卫拘捕,在球场的背面,在观众震耳欲聋的呐喊声中她们焦急的关注着比赛的进程。
片中大致出现了六个女孩子,性格各异,导演用巧妙的安排,看似漫不经心实则精雕细刻的对白恰如其分的勾勒出了同为球迷的不同女孩儿的个性。她们有的唠唠叨叨,其实是个足球女将;有的胆敢穿起警卫的制服,却在得知可能送上军事法庭的时候哭哭啼啼;有的打扮起来和男孩子没什么区别,像男孩子一样打仗,一样粗鲁,却是个好心肠。她们可爱活泼散发着生命力,个性张扬勇敢充满魅力。
她们曾不止一次的问看守她们的保卫,为什么不让她们去看球,为什么日本的女孩子可以去看球,而生在伊朗的她们却不可以。保卫这样回答:你的父亲、兄弟、丈夫,哦,你还没有丈夫。
这次我手上拿到的是澳洲四区的导演收藏版,片长有将近90分钟,照杀!对于看惯了光怪陆离影像的我们,这部《越位》在电影元素上没什么特别。但对于远离中东地区的我们,它所反映的故事和主题却在平实中给了我们新鲜的震撼。故事发生在伊朗和巴林争夺德国世界杯决赛圈资格的比赛中,几名伊朗女孩不约而同地乔装成男孩混进赛场看球赛,而被球场警察抓住拘留。
不说可能大家都不知道,伊朗的法律规定女性是不允许进入公共赛场看比赛的……在电影开始没多久,这几个女孩都陆续被抓住了,之后的重点都是在表现这群女孩对正在进行的比赛的渴望,尽管只能听到高墙另一边的呐喊声,尽管只能依靠警察的现场转述来了解赛事,但热爱足球的她们依然能凭借丰富的想象力猜想现场的情形,叽叽喳喳的讨论着每一个细节,她们极有穿透力的情绪一次又一次地越位出森严的体制、保守的观念和不平等的道德束缚。导演非常有心思的设置了几位负责看守她们的警察,他们既富有同情心却又不得不严守职责,从侧面表现了中东地区面对当代妇女越位意识的觉醒既阻止不了而又接受不了的尴尬处境,尖锐深刻。当最后在押送车上知道了伊朗最终出线的赛果,警察和女孩因为热爱足球、因为热爱祖国彼此祝贺、共同欢呼,“暂时”消除了之间的隔阂。看到普天同庆的情境,我看到了这个国度的未来,因为人类都坚信爱能溶解一切。
是不会同意你在一个遍地满嘴咀咒的男人出现的地方看球的。他们不会让你受到伤害。当一个女孩子内急跑去厕所的时候,年轻的保卫好心的赶跑了所有的男人,在门口堵住了一大帮暴躁的球迷,好让女孩子放心的解决问题。当其他的保卫对其中一个女孩子凶的时候,保卫队长质问他:我们不是逮捕她们,她们是我们的姐妹,我是她们的父亲,兄弟。
甚至在押往警卫室的囚车中,保卫还好心的调弄好了收音机,同疯狂的女孩子们一同庆祝伊朗的出线。
在这其中,我们看到的不是性别的歧视,而是对自己家人的爱护。影片中有个一直寻找自己女儿的父亲,当他看到女儿的朋友在被拘捕的队伍中时,不禁破口大骂,甚至要上前动手,但是稍等片刻后,还是跟警卫说情,以试图把她带走。虽然一直到影片的最后他还是没能找到自己的女儿,但我们还是依稀可见一个严厉而慈祥的父亲形象。
在一个如此保守而封闭的国家,我在这部影片中感受到的不是难以透气的压抑,而是出于爱的一点点温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