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看完,我感觉华仔没老,但银幕上的香港警察老了。刘德华、姜武、宋佳以及一票老戏骨演技还是不错的,对得起香港电影这四个字。我们这代人的青少年阶段,是离不开香港警匪电影的,香港影视界无数明星也铸就了很多正面的警察形象,比如李修贤、苗侨伟、周润发、梁朝伟、刘青云、关咏荷、黄日华、陶大宇、杨紫琼,数不胜数。《英雄本色》中张国荣饰演的阿杰面对大哥(狄龙饰演的豪哥宋子豪)铿锵又痛楚的说到“不要叫我阿杰,请叫我警官”,豪哥眼泪只能往心中流淌“警官,我不做大哥很久了!”。
《无间道》中刘建明来到天台,对陈永仁说“我想做个好人,给我个机会”却得到了 “对不起,我是警察”的经典回答。《拆弹专家》中枪火迸发之际,章在山对姜武饰演的火爆说,“你是贼,我是警察,就算我死了变鬼,也一样抓你的”。这些经典警察形象的经典台词的教喻一脉相承,诠释警察形象到无以复加的程度,我想就是我去了,从内心也知道香港警察该如何做了。为什么香港警察老了?你看看这部灌输意识如此强烈的电影,就知道靠几张海报忽悠有为青年的年代过去了,而且一些突发事件对现实中的香港警队提出了严峻的考验。蔡瀚亿饰演的小警察不幸被匪徒发现,里三层外三层绑上了定时炸弹。这时华仔饰演的章在山也无能为力了,劝小警察牢记组织和人民培养“你要记住,你是警察,你有你的责任”,呆在原地减少附带伤害,然后小警察壮烈“玉碎”。
香港警察不仅在过去的电影中看起来专业高效,而实际上也的确牛掰。一项由政治及经济风险评估顾问公司进行的调查显示,香港在亚洲12个主要地区中拥有最优秀的警队。大陆很多单位也借鉴香港经验,广西南宁、浙江杭州、深圳等地以香港警队为模板建立了自己的“警察机动部队”。余杭公安这部电影,我们的华仔是一名(爆炸物处理小组),俗称拆弹专家。谈EOD,马上就想到大洋彼岸毕格罗拍摄的拆弹部队了。其实,不管是《拆弹专家》还是拆弹部队,核心基础都是这个EOD。
只不过两部电影相差甚远,《拆弹部队》获得第82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等6项大奖,《专家》看起来是一副平庸之作的长相。《部队》中上士来到了伊拉克战场,拆弹无数,自己还把这些用来产生伤害(hurt)的部件装了一小盒留作纪念。伊拉克战争(2003年起)大背景下的爆炸物多种多样,一般被称为路边炸弹,来源也是极其广泛的,化肥造、政府军武器库中的152毫米榴弹炮弹、以及航空炸弹什么的,就是这些玩意逼得世上最牛逼的美军不得不升级悍马车队装甲防护,以及不敢轻易舍弃M1A2坦克等重型装甲力量。
小警察的牺牲很是感人。对于警察的状态,《寒战》中说“we serve with pride and care”,译作精益求精。加入警队不仅需要professional,而且是天意,比如章在山说“拆弹不是你想做就能做,是要上天批准的”“正义凌驾在他的生命之上”“我很感激上天,让我用生命,去保护生命”。这一系列经典台词,摘抄下来就是妥妥的香港警察思想政治教育教材。构建警队正面形象当然没错,只是感觉有些话说出来了就不显高明了,简直和警匪剧一个套路。比如香港警察讲鉴证科,该科的madam总会和重案组的sir发生不可描述的化学反应;
讲入境处,也要扯上港府特别飞行队什么的;当然,还有香港警察电影中最牛的SDU(特殊任务连)飞虎队,以及总是冲在一线的PTU机动部队(Police Tactical Unit,也可以看做警力前出的战术小组,SDU下属于PTU)。这些套路,一般人还是受用的,但的确老了。好在华仔用心在做这部电影,我们有些公安部电影,不那么猴急、多下点功夫,淡化一点主旋律就好了。一部电影构不成主旋律,用一系列音符,一定能演奏出美妙的乐章。
是,华仔永远都是我们这一代人心中的不老男神。他在各方面都做的很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