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这部电影,我最强烈的感受是空虚。步出电影院,走在行人寥寥的马路上,我感到这个夜晚,是我2008年以来,最浑浑噩噩的一段时光。夜色如此美好,肆虐了半个多月的雨雪终于远去了,寒风也消歇了,气温明显的回暖了,天空如同一块暗蓝色的桌布,上面缀满了星斗,还绣着一弯日渐丰满的月牙。我放着这良宵美景不赏,偏跑进那间栖了若干低俗观众的电影放映厅,去看那样一部蹩脚至极的电影,如果不是从小怕疼,我真想暴揍自己一顿,以抚平心中块垒。
一部电影,起码应该有一套完整、饱满的故事情节,也就是剧情;这一点如果做不到,起码应该搭一个像模像样的框架;这一点如果还做不到,起码应该布一条有始有终的线索。当然,《大灌篮》不是没有剧情,但那如同一地碎片,还是鸡毛做的;《大灌篮》也不是没有框架,但它东倒西歪,七扭八歪,像一栋还没盖到顶就摇摇欲坠的危房;《大灌篮》更不是没有线索,事实上它线索还不少,多成了一团乱麻,解不出一条主要的。总而言之,实在想看这部电影的话,最好带上一柄放大镜。通俗点说,这部电影,只有局部,没有整体。也许有人会说,喜剧片嘛,不就是铆足劲儿抖包袱么?包袱自然就是一个个小局部,没什么不对劲啊。您要是这么理解喜剧片,我建议您别再进电影院浪费银子了,直接打开电脑,找家精彩点的笑话网站,挨个儿看笑话得了,因为按照您的理解,那就是最好的喜剧片。在我的观念里,喜剧片它首先是电影,是电影它首先就得有丰满的剧情。
《大灌篮》撒出的那一堆情节碎片简直不值一提,太滥,太俗,打青春偶像牌的影视剧多半如此,无论怎样摆弄那只隔绝人间温度的剧情魔方,呈现出的景象,无非就是帅哥靓女耍帅,如果要掺入喜剧元素,那么就在帅哥靓女耍帅之余,拖一帮不帅的哥、不靓的女来耍宝。
《大灌篮》正是这么个套路。要命的是,它里面的帅哥不帅靓女不靓,不帅的哥、不靓的女耍的宝也不好笑——那些个套路十多年前周星驰刚演无厘头喜剧的时候就悉数用过了,如今大陆三流开外的相声、小品演员都耍得很溜,而周星驰本人,则早已不屑一玩了。这部片子里,唯一惹我发笑的,是曾志伟先生。首先他的演技没话说,演再烂的片子,都能压得住阵脚。其次,只要一看见他笑嘻嘻的脸,一听见他尖哑的嗓音,我就不由想到电视广告里面的台词:“痒?痒就牢(挠)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