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网络视频播放平台领域,高晓松可以称之为一种现象,对他来说,自己的知识和思想永远都是第一位的,无论是企业理念还是政策法规,都会被其视若无物,这种自负的心态一旦被放大,就会被各种舆论作为工具,从炒作价值的角度来说,高晓松的确是各大平台不希望失去的优质资源,但是对致力于稳步发展的企业来说,很难将其纳入核心管理层,这就是其几档节目在几大视频播放平台之间来回奔波的根本性原因,而此次选择优酷,也只不过是与爱奇艺缘尽以后的委身之地而已。
不可否认,高晓松的言论和观点都是极为犀利的,但是他对国内的宣传政策掌握的极为细致,知道什么能毫无遮拦的大放厥词,也知道哪些话题是不能碰的,正是因为深谙其中的门道和诀窍,才使其所打造的几档节目始终都是有惊无险,无论是优酷还是爱奇艺,都会为了他的节目而提供平台,但也会处于自身平台的安全和稳定而将大门关闭,这也是高晓松的节目缺乏稳定性的原因所在。
当然了,无论是优酷和爱奇艺,还是高晓松本人,任何选择和决定都是逐利行为,即使高晓松的知名度再高,如果对平台来说失去了利用价值,自然不会在他身上投入太多,反观高晓松,当平台提供的资源达不到他的要求时,自然而然的会选择离开,这种毫无约束可言的合作模式,对优酷和爱奇艺来说是最安全的,要知道,高晓松也不是省油的灯,如果被他抓住了漏洞,两大视频播放平台的日子都不会好过。
无论高晓松处于何种目的重回优酷,都不会建立长久的合作关系,这是他的人品和节目性质所决定的,《晓松奇谈》能够在微博上与加拿大旅游局互怼而差点引发外交事件,就会在其他的平台为了炒作自己的节目而引发更大的新闻,对这种信马由缰的炒作模式,无论是优酷还是爱奇艺,都不会心甘情愿的给其做背锅侠,因此选择这种松散式的合作模式,对双方来说都是利大于弊的。
我以前对于一些名人节目很感兴趣,现在基本上已经不看了,因为里面的商业性越来越强,节目里面的表现已经越来越失去趣味,这就是中国一些节目慢慢金钱化,造成的一个结果,现在的网上节目,估计感兴趣的人确实少了很多,以往很多的同事、朋友和我谈论的节目,现在都已经无人在说了。
最近我看到高晓松从爱奇艺离开,准备在优酷重新登陆了,他是一个很现实的人,并不是一个有理想的人,所以我对于高晓松的节目基本不感兴趣,以前和大家都比较喜欢看他的节目,但是随着时间的流失,对于高晓松的个人秀,实在有些眼困,这也是很多人和我一样的感觉。
这次高晓松离开爱奇艺,其实是一个很正常的事情,他看到的只有利益方面的追逐,对于自己节目单连贯性考虑的并不多,至于花钱弄好爱奇艺的粉丝们来说,高晓松也不是很在意。当然以前离开优酷的时候也是一样的,所以来回的变化之中,高晓松得到的是金钱,得到的是自己的名和利。
高晓松选择优酷当然是看重优酷的规模,看重优酷的人流量,这点来说优酷比爱奇艺来说只大不小,所以高晓松重新回到优酷以后,自己的节目观众人数有保证,而且可以优酷开出的条件估计也不低。这样高晓松自然是一举两得,对于他来说是一个稳赚不赔的好事情,也是一个自己 炒作自己的好机会。
我可以看到实际来说爱奇艺和优酷是竞争最激烈的对手,高晓松自己则看得很清楚。他说过自己只要做一个门客,所以他的行动就是为了把自己的门客做好,可以在两个大平台之间做收渔翁之利,这就是高晓松的基本思想,正因为如此《晓说》节目4月回归,高晓松重新选择老东家优酷,大家就明白原因了,一句话追逐名利罢了!
《晓松奇谈》是一档又高晓松主持的节目,是难得的好节目。和高晓松主持的《奇葩说》不同,晓松奇谈没有众多人对一个观点议论纷纷,这里也推荐一下《奇葩说》,在奇葩说里可以听到很多不同的观点,涨见识,然后在发表观点后摇摆不定。
《晓松奇谈》比较有深度,只有一人一把子一个人一张嘴,却道出了全世界,从古至今,从南到北,无所不知。如果不方便,或者不想看到高晓松这个矮大紧,可以直接搜索听书,就是一些图片资料可能听不出来,没有直接看有感觉。
身边有很多人喜欢听高晓松讲故事,上机房自习时还看见有同学不看三生三世,反倒聚精会神地看起晓松奇谈。前段时间吃饭时打开视频,才发现晓松奇谈已经停了好久,去年十二月后再也没有更新过。有注意到,当时播放的平台是爱奇艺。而据最新的消息报道,晓松奇谈第四季即将在四月回归,只是播放平台改为优酷。
之所以改变有很多原因,可能是因为团队的原因,又或者是和爱奇艺的合同到期了,又或者是优酷上的播放量比较多,这些纯属我的瞎想,旁观者对于这内幕还真不知道。不管什么原因,不难猜想,终归是和利益挂钩罢了。不管是在爱奇艺还是优酷,《晓松奇谈》的内容和形式都不会有什么改变的,顶多就是播放的广告内容和长度不同。
一句话,期待《晓松奇谈》四月回归。很喜欢里面的“生活不止苟且,还有诗和远方”,四月后“下饭菜”又有了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