迄今为止科学家发现的六大宜居星球
火星:是太阳系由内往外数的第四颗行星,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的研究学者认为火星3%的地区能够支持生命存在。
木卫二:是距离木星第二近的卫星,表面具有约10公里厚冰层,且下面有大量液态水。
土卫二:大小只有月球的六分之一,其表面存在碳、氢、氮、氧等元素以及液态水。
土卫六:距离地球35亿公里,是太阳系唯一拥有浓厚大气层的卫星,且拥有山脉、湖泊和河流。
开普勒-22b:位于距离地球600光年的一个恒星系统中,她是目前发现的最小以及最适于表面存在液态水的行星,表面温度约21摄氏度,比地球还更适于生物生存。
葛利斯581(g、d、c、e):葛利斯581是天秤座星群中的一颗红矮星离,距地球20.3光年,质量为太阳的三分之一,共拥有六个行星。从2007年4月,科学家提出581c有可能适合生命存在以来,科学家又探测到581e、581g、581d上也存在液态水。
人类是在地球进化发展的动物,移居到外星球必然会水土不服。科学家发现,在空间站的宇航员由于缺乏重力,很容易贫血,微重力状态对肌肉和骨骼同样也会产生影响,宇航员们骨质流失的速度基本每月就达1%-2%,这让他们回到地球容易患骨质疏松症。还有超低温、强辐射以及在飞船起降过程中产生的巨大加速度和减速度等,都会对人体产生极为有害的影响。究竟宇宙辐射和重力缺失对人体损害会有多严重,美国宇航局兰利研究中心主任布什内尔表示“人类至今仍知之甚少”。
因此,科学家认为,在移居外太空这件事情上,人类还需要一段进化过程,这个过程也是一个残酷的优胜劣汰过程,只有最终适应外太空环境的人,才能生存繁衍下去。
移民外太空必然,地球人会越来越多,资源越来越少,进军外太空是最大的光明前景。
移民 you shit !!!!咱们普通人是看不到了!!!!
因为科技日新月异!今年木星.明年火星.后年就里土星.渐进式!
美国天文学家特恩巴尔博士总结出“宜居行星”的四大标准:1、至少存在30亿年,这样才足以形成行星并产生生命;2、中心恒星体积不能超过太阳的1.5倍;3、应有足够多的铁元素,才能形成类地行星;4、中心恒星应处于既非红巨星、也非白矮星的发展阶段,这样周围行星上的生命才有足够长的生存时间。天文学上所谓的“宜居带”其实就是指一颗恒星周围的一定距离范围,在这一范围内水可以以液态形式存在,由于液态水是生命生存所不可缺少的元素,因此如果一颗行星恰好落在这一范围内,那么它就有更大的机会拥有生命或至少拥有生命可以生存的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