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营销的角度上来讲,一些烂片聘用大牌明星,这是一种非常正确的选择。如果你的作品没有任何突出的亮点,是不可能受到观众的追捧的。没有收视率就不能赚到钱,无法养活剧组,更无法对投资人交代。
所以如果你的作品剧本平庸,情节老套,那你就要发掘其他能引起观众兴趣的热点。聘用比较火的大牌明星,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首先,明星效应可以带动很多人关注,在宣传时期可以节省不少费用,作品还没有推出之前就可以积累一大票准用户。
其次,电视剧开播之后,可以利用明星的粉丝短时间内将收视率拔高到一个可以接受的水平。有了收视率,自然就有更多的话题可以进行宣传和炒作。明星在这里可以说是扮演了演员和代言人两个角色,即便聘用明星的费用较高,但是预期收益还是很可观的。
再次,如果观众对于影视作品的评价较低,甚至是骂声一片,就可以制造舆论热点,提高作品的知名度。作品火热程度上去了,自然会有一些人为了确定影片到底是不是烂片而选择观看。越骂越火,这是中国影视作品市场的一种常态。
一场成功的营销,之后将烂片包装成了一个高收益的产品。在其中导演和剧组是获益的,投资人是获益的,演员因为高片酬也是获益的,只有观众可能觉得受到了欺骗,但是也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损失,在网络上一顿狂喷之后,可能还会收获一些心理上的成就感。
总体来说你不火热的烂片,创造了太多的经济价值和舆论价值,所以才有那么多演员和导演前赴后继投入到其中。当然这也是一个非常危险的活,一不小心玩砸了,收益没得到,还有可能造成演员名声暴跌,不过这种情况非常少见,因为脑残粉还是很多的。真正的当前火爆巨星级别演员是不会轻易选择参与到这种低价值的影视作品中去的,除非开出的价码真的无法拒绝,但是抬高成本之后整部作品整体收益有可能是亏损的,反而得不偿失。
我国影视作品的乱象都是由市场环境所引导的,观众有需求,产品有卖点,那就可以火速包装上市,不用考虑产品后续的影响。也正是这种怪现象,造成中国影视作品市场上烂片迭出,扰乱了正常影视作品发展的秩序。希望观众们能够理智观影,结束这场畸形的发展之路。
记得今年五一的时候,学校放假,我赶紧的在网上定了张回家的机票,虽然贵了点,但归心似箭嘛!
到家先是洗洗刷刷,然后就坐在沙发上打开了电视
先是找到CCTV5,看看今天是播的NBA还是播的马拉松
结果我失望了
算了,我换台还不行吗!
就拿起遥控器把所有台都轮了一遍,又回到了马拉松的直播上.......
这里重点不是什么马拉松,而是我这一遍都轮出了什么!!
我虽然没拿着纸和笔做统计,但是我发现刚才电视里最少有五家卫视在播放打日本鬼子的电视剧
好像还有两部清宫戏
............
我一直在想,从亮剑播放那会我还没上高中,现在马上大学就要毕业了
怎么日本鬼子还没打完!!!
而且现在的抗战剧怎么越拍越脑残!!!
什么手撕鬼子、裤裆藏雷、包子雷、八百里开外一枪..........
太脑残了吧,我都说不出口了!!!
也不知道是这些个导演投资方觉得我们全国观众的智商有问题
还是我们这些观众的品位已经变得如此低下......
而且,这些脑残的抗战剧还请了那些所谓的小鲜肉来演
试问小鲜肉有李幼斌那样的演技吗
小鲜肉除了卖脸以外他们敢拍那些打戏吗!
不都是用的替身吗!
而且有些小鲜肉根本连台词都不用背,后期找人配音就完成了!
那小鲜肉去片场一般都干嘛呢?
出卖个萌、耍个宝,只要能让他的脑残粉看到他在炮火中那涂满粉底的脸就行了
至于观众看了会有什么反应
这点和他好像没多大关系
毕竟自己钱到手了那还有空管这些乱七八糟的
人家还要去横店赶片场呢............
中国电视剧质量不高且种类有局限,这的确是电视剧所要面临的一个大问题,但是在这种局面下,为了能够博得收视率,还有广告商的青睐,请一些当下热门偶像进行出演电视剧,可谓是一种策略,也是一种偶像明星效应带动粉丝群体的一种消费。
虽然这个热门的偶像可以拉动这个电视剧的一些收视率,这也就使得一些偶像成为了电视剧的一种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啊,说白了,就是少了这个偶像明星,又显得这部电视剧少的什么,有这个明星又会显得整部电视剧的质量较低。
中国的电视剧目前来说,审查也是比较严格的,就如同前段时间的《人民的名义》也是因为题材的原因,让很多的大牌演员当初看这个剧本,望而却步,没想到这部剧竟然如此顺利开播,而且收视率那么的高,成为了近十年的一部神剧,也引发了众多的讨论。这部剧可以说就是没有热门的偶像,完全是靠质量杀出重围的。
其实只要把电视剧制作的质量提高上来,用心去拍,就算是没有热门的偶像,也一样会出来好的效果,会受到电视观众的欢迎的。
近期热播的楚乔传呀,择天记啊, 这两部电视剧全部都是请的当前最热门的偶像鹿晗小鲜肉和赵丽颖小仙女。我觉得导演请这些热门偶像当然是为了赚钱,就是因为鹿晗和赵丽颖才有了那么高的收视率。 一部电视剧的预算是固定的, 如果为了吸引观众眼球和提高收视率,必须要请大牌,请热门偶像,那这样的话,给他们的片酬就占了预算的一大半了,留给后期制作和电视剧真正需要准备的东西的钱就变少了,当然电视剧的质量也会不高,但即使这种质量不高的电视剧,依然收视率不减,所以这些烂片的导演们还是赚的锅满盆芋。 但是我们仔细想一想,这些导演们为什么要花大价钱找这些热门偶像,肯定是有利可图啊,亏本的买卖谁都不会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