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来在我高中时期,因为学习紧张的缘故,接触音乐的途径也只有在音乐课上,不知为什么,在我们那个年龄段被称为很尬的歌曲却让我提起了兴趣。以前听不懂,也不明白,有的只是一份精神上的享受,只能通过歌词来理解其中的意思,但常常不明所以,少了一种让人去了解的冲动。也是在高中的时候我用了一首自己能唱完整的华语歌曲歌曲参加了比赛,虽然没有入选,但是从评委惊讶的表情中我知道自己已经做的很成功了,从此我踏上了寻歌的不归路,又是三年我听了无数的华语歌曲,少了一丝激动,多了一丝平和,渐渐发现对歌不仅仅是用来听的,更是用来品的,因为每首好歌的背后都有一个好故事。
我现在怀念的是在我小学三年级的时候,那个时候我们都有小霸王的复读机,然后每个人也有听歌的磁带,大家都听着喜欢的歌曲,去欣赏那种带来的音乐感,但是自从长大之后,所有的一切都变了味道,现在的歌手多如牛毛,所带来的音乐风格也是各不相同,从歌词的创作和谱曲到最后的发行,基本上都没有经过时间的积累和沉淀,注入了很浓厚的商业化气息,因而距离艺术就越来越远了。很多音乐听不懂或者不好听,就是因为歌词写的太烂太俗,更有甚者就是东拉西扯往一起凑字数,我感觉越来越听不懂了。
因为现在社会不和以前一样了,所有都是新鲜感,现在有的歌曲写的很好,歌词也是用的古语写的,古色古香,听起来很有韵味,但是有时候是听不懂的,因为文化功底达不到水平,这就很尴尬了。
现在不同于上个世纪,创作环境是不一样的。社会的浮躁,很大程度上是阻碍了音乐向好的一方面发展,有些音乐为了迎合粗俗烂制的创作也是不足为奇。音乐在慢慢走的过程中越来越商业化,丢失了艺术的灵魂。
最主要的原因我还是觉得应该是时代进步了,现在的歌不再是以前那种通俗易懂的山歌了,一般稍微上了年纪的人都听不懂现在的歌,时代在进步,歌也在进步。
有些音乐是用来炫技的,炫难度,炫花式,并不是用来听的,有些音乐也只能昙花一现也永远不能长久流传,长久流传的是具有音乐性的适合传唱的,经久不衰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