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那会儿,发现一神秘组织叫三角龙电台。一开始听三个大勾儿(DJ)在各种神侃,号称只挑对得起耳朵大音乐。一位男主播做编曲工作,叫璐爷。一个男主播跟理想死磕,叫包子。一个女主播是新浪微音乐的产品经理,前面叫兔子,后面叫贤莹定中,或者小贤。广播剧、户外节目、独幕剧、采访,总之很热闹。这个电台把我从排行榜里解放出来,介绍了很多卡带B面的歌曲。原来除开歌词和旋律之外,一首歌还可以很牛逼。Acapella,Daft Punk,Electroni,House……这么多听法,白瞎了那么年的耳朵。从那里喜欢上电子乐,种了一堆也对不上名字但是好听的旋律。璐爷说电子乐不沾毒品和性爱,依然是最有情调的音乐种类。很多臭名昭著的标签,都是被夜店玩砸了。他们还有一档专门放电子乐的频道,频率FM。喜欢另一位大勾儿——见龙卸甲频率妞的说法,心里有灵,贴地飞行。上班下班听三个人茬班逼儿,内心燥完,冷静加班。电子音乐特别适合用来淹没脑子一团嗷嗷的念头。后来,兔子生了场大病,电台停了一段时间。她回来的时候,名字从“兔子”改成了“小贤”。再后来,没有个确切的时间节点,大概15年左右,慢慢发现podcast不更新了。没有每周一唠嗑,也和这个电台慢慢失联了。今天写着推文,去查了电台资料,找了他们的微博:小贤常更,秀秀恩爱,幸福美满;璐爷生了女儿,满天飞,做耀乐团;包子在知乎上回答了为什么停播,大意是说失语。就像生命里很多人,你们并肩走过一程,然后下了车,各行其是。我的歌曲库又回到了流行音乐排行榜,也没有大段时间听歌找歌,甚至连livehouse都很久没去,只抱着从电影里听到的Cliff Martinez循环。对我来说,不借助歌词和vocal是蛮难对上歌名的。也不大会给音乐归类,抱着什么样的标签。那是百科全书和音乐App要做的。但是朋友听到《霓虹恶魔》,推荐《尼克病院》。哈哈哈哈哈,他妈就是一个人做出来的东西啊。
在我看来,电音所表达出来的东西,不仅仅只有喜怒哀乐。每当我听Uplifting Trance的时候,我都会觉的自己仿佛能看见山川、看见河流、看见星空。每当我听Psytrance的时候,我又会觉得自己是个虔诚的信徒。每当我听Hardstyle的时候,我又会觉得整个人充满了力量,那种简单粗暴的节奏让人忍不住想要跳舞。每当我听Progressive House的时候,我还能感受到世界的美好,总会想着为自己泡上一杯下午茶,晒着太阳,静静享受。所以我觉得吧,电音所表达的东西真的非常的细腻,每一种类型都需要自己去好好的品味。而且电音早已成为我生命中的一部分。
我第一次听到电音时,就像打开了一扇窗户,窗户外是那个所令我神往的世界,在那个世界里花繁叶茂,鸟语花香,空气中没有令人窒息的雾霾,没有烦人的堵车,没有嘈杂的抱怨,你所听到的,只有万物生长。整个世界就剩下你与自然,你与自然融为一体,也可以说,你成了自然界的一部分。脱离了一切与世俗有关的字眼。不要再问电音表达什么情感之类的问题,电音是需要你一个人用心去细细咀嚼,别开口,一开口就碎。我们看到的世界,都是自己的内心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