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在北京读大学还当了学校的粤语社社长的人,我对外省人说粤语歌还是有一点体会的……特别是通过我们学校的粤语歌大赛以及北京的粤语歌大赛……首先是,不可否认,确实有非粤语母语的人唱粤语歌很好听,他们都是走过心去学的,例如去年的“粤韵满京城”的冠军貌似就不是广东的,不过他母语是不是白话倒是不太清楚,反正那首let it go,还有李香兰,唱得是巨好听……另外我学校的爱音乐社的社长也是个唱得一口好粤的东北人……然而……这些都是少数!这些都是少数!这些都是少数!更多的人,他们喜欢粤语歌,然而却没有系统的仔细地学发音,学的时候是那种差不多就得了的感觉。在各种各样的KTV里,要是有人不知道我是广东人的话(或者知道,然而像装个逼),一个不小心点了一首粤语歌,然后……那种感觉就像是千万只草泥马在耳朵里踏脚蹂躏。然后还有各种歌唱大赛的初赛海选现场,有些人觉得粤语歌很好听,自己听了几遍就觉得OK了,然后就去献丑……然后作为一个广东人的我只能在一旁默默地玩手机……因为这个实在太不准了……然后结果是,要是那个人的唱功跟音色都好的话,他唱完之后就会获得一大片掌声跟好评,因为在不懂粤语的人耳朵里,这也许就是标准粤语,然而在广东人耳里,这啥都不是。
1,卷舌。我要强调:粤语没有卷舌音!粤语没有卷舌音!粤语没有卷舌音!(所以就别再吐槽广东人的普通话了!)
2,混淆了声母。粤语有很多声母跟普通话都是不同的,例如“九”“久”“旧”等等都是念“gau”,而“酒”“就”念“zau”,“纠”念“dau”,“揪”念“cau”……之类的当然有好多都是有对应规律的~
3,乱套规律。没错我刚才说完有很多是有对应规律的,但是有些人就是乱来,以为所有的“iu”在粤语里都是“au”,所有的“ang”在粤语里都是“oeng”……于是就乱套了。
4,某些音死活发不出。因为粤语跟普通话的发音系统还是有一点区别的,实际上粤语的发音方式跟英语有点像,当然也就只是有那么一点点而已。因为普通话的影响,有一些粤语音他们死活发不出,因为就是学不到那种嘴型舌位。例如“长”里的“oeng”,“巨”里的“oei”(没错都是oe这个韵腹,很多人都发不出来,当然这个我也不知道应该怎么教……反正他们就是学不来),还有三个入声,例字是“六luk”“八baat”“十sap”……所有的入声对他们来说都是难点,因为说普通话的他们永远都会习惯把音拖长,而入声却正好是需要短促发音的。
来广东念大学的 “外地人”,或多或少都会有些粤语情结。当时班上有个安徽的同学很喜欢 Beyond 的歌,他是属于那种豪爽、潇洒,再加一点文艺的性格,声音很适合唱一些高音的摇滚歌曲,比如说汪峰的歌。他从小就听过很多经典的粤语歌曲,对 Beyond 那几首最流行的歌曲,不管是发音还是情绪,都把控得十分到位。看着他唱 Beyond 时投入的表情,听着他连贯且毫不违和的发音,那一瞬间,我感觉他变身成为广东人(注意他身后 KTV 的灯光,噔噔噔噔)。但依然有着 “外地人” 的长相,这种反差十分新奇(就像你看到老外讲着一口流利的中文)。而且,还会感觉忽然亲近了许多,好感度飙升。仿佛大家有着共同的成长经历和相似的价值观,很多事情都无需多言。
神经病这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