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影片是有着不少瑕疵的。比方说某些演员的表演有点话剧腔,包括男主角许灵均的扮演者朱时茂,尤其是他独白的之处,好似在朗诵课本。某些演员城市味儿太重,比如老大娘。电影语言也比较平白简单,应该换一句话说,都比较“经典”。比方说,树立人物高大形象,用仰视的镜头;男女之间的鱼水之欢,用一个升降机拍摄草原的漫山遍野的野花,一匹白马与黑马在水边奔跑;表现许灵均在劳动人民中得到了新生,就用小马儿跟着马群奔驰表现;该用音乐暗示观众人物情绪的时候,都有恰当的音乐。但是,这些都丝毫没有妨碍我从前天借来到现在一连看了三遍,为人物的命运,因为故事的发展而流泪。
在剧中父亲许景由和身为儿子的许灵均,我认为其实代表了两种思想。许景由代表着西方的个人主义思想、许灵均代表了中国的集体主义思想。在一次两人的对话中许景由说道在美国讲究个人主义、讲究个人荣誉和竞争,许灵均也说到自己可能是在集体生活中习惯了,国的命运就是家的命运。我认为个人主义过重会让人、让社会显得冰冷,集体主义过重会让人甚至让整个社会变得过分地依赖他人、他物,变得安于现状、不想改变同时也害怕改变。
在电影中男主人中还曾说到过“感情是信念的基础”,其实我觉的感情也是一种人性的基础。人要有人性才会有信念与信仰且自然会有敬畏之心。人性便是这一切的基石。一个人作为一个个体,假如无论在家庭还是社会中变得没有感情、没有人性了,那么我们赖以生存的社会环境会变成什么样子呢?我想那肯定将会是一个极度扭曲变形的社会。我认为在一个正常的社会环境中感性和理性一定是一种并存的概念。即是人既要有感情也须保持理智。
影片勾起了也许是最最典型的中国人的家国情怀,对祖国的爱,对大自然的爱,还有对生活的爱。我把电影借来,起初并未在意,先在电脑里放着,然后自个儿去厨房做晚饭。听到片首的歌儿,“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悠悠的唱起来;一个浑厚的男声吟诵着那首诗歌,真把心脏击中了。虽然我从未去过大草原,可是感情是相通的;对于一块生我养我的那片土地的眷恋和热爱,被这首歌全部勾起来了。
影片中出现的郭子、董老夫妇等人,都是一群朴实善良、极具人性色彩的人。不因主人公右派的身份而孤立刁难他,反而还时常给予他帮助,虽说是误打误撞却也给他介绍了一位貌美、明事理、吃苦耐劳的妻子。种种皆体现了一种人性的美好。在那个穷有理、感情被用来消灭的时代,这是多么的难能可贵。男主人公确实是不幸的但同时也是幸运的,在那个悲情混乱的年代里能遇上这么一群可爱善良的人。
以前拍了很多纯粹质朴,深入人心,无法超越的好电影,比现在票房多少亿的影片不知道好看多少倍。现在影院应该经常排一些经典老电影,我愿意花钱去看。现在分不清男女的小鲜肉演的,电脑合成的效果,不用体验生活、不用去实地拍摄的垃圾影片我从不去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