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部老片子了,1997年,香港回归之际,听上去是那么的久远了。就是在这一年,我们伟大的华人导演吴宇森(约翰·吴),在好莱坞碌碌无为了几年后,终于带着他的《变脸》横空出世,以曾经震撼所有华人的吴氏暴力美学震撼了全世界。我承认我曾经是个很落伍的人,请不要震惊于我是在不久前才完整的看了这部影片;不得不说这是一部绝世好片,以至于观后良久我都不知道从何下笔(思绪有点混乱),但又觉得如果不写点什么有些对不起这么一部佳作;希望本文能够换回大家对这部经典的点滴回忆,毕竟这是华人导演征战好莱坞最成功的代表作,应该引以为荣。
故事的情节是那么的耳熟能详(尽管在当年是那么的新颖奇幻):为了破解一起严重的爆炸事件,警察和恐怖分子互换了面容,于是善与恶互换了角色,坏人堂而皇之的坐上了正义的宝座,好人则从此被打入了人间地狱。好在最终如公理一般正义战胜邪恶,风雨洗礼后的大团圆结局。
失去了感情,英雄会让人觉得遥远;拥有了感情,恶人也会有瞬间的细腻。sean由于一心投入到追捕中,使他忽略了妻子的感受,直到他换面后无法恢复自己身份之时,才意识到对妻子对他来说有多么重要。现在仍然清楚的记得sean在手术室里,面对着不相信自己身份的妻子,近在咫尺,却无法相认的悲哀。还记得他身受重伤却仍在一脸幸福的叙述着自己的初次约会,当然还有说完那句“虽然她的牙齿很疼,但她还是在第一次约会时,给了我一个吻”之后眼眶里晶莹的泪水。
在这部影片里,正与恶的界限已经不那么清晰。变换身份后castor也会在他杀死的小儿子的墓前有过难掩的后悔,也会在sean的女儿被欺负时挺身而出教训那小子,甚至会在sean的妻子失落时流露出脉脉温情。变换了身份的他们,体验了彼此的生活,在不自觉中也填补了彼此生活中所缺乏的空白。sean收养了castor的小儿子,他的母亲在死前仍然带着满足和安慰的笑容。castor的体贴和灵活也在一定程度上温暖了整个家庭。
但是,宿命的差别决定了他们不能代替彼此,就像影片中castor对sean说的那句话:看来我们还是做自己比较合适。毕竟邪与正始终是两个不可融合的对立。
从《英雄本色》开始,吴宇森的作品有个很雅的称号:白鸽圣殿级作品。因为在他的枪淋弹雨中,始终存在着象征和平的白鸽和象征人性的教堂。在我的心中,只有《变脸》才真正配的上这个称号,也只有《变脸》才把这种暴力美学发挥到了登峰造极。
每个男人心中都有浪漫的情怀,不过表现方式不同而已,吴宇森用极端的美化暴力方式来表现他心中的日月。他的慢镜头,他的东方人特有的温情,他胸中的大气凛然,交织在一起,构出了东西方堪称完美的结合,也构建了《变脸》在我心中的神话。从一开头cage冷峻的眼神开始,这个故事就注定要笼罩在复仇的气氛之中,当cage饰演的黑帮大哥castor troy误杀警探Sean Archer的儿子之后,这部影片注定是两个人的恩仇。sean抱着死去的儿子痛苦的表情令我不忍相视,当时痛苦的回忆也令sean在六年之中无法释怀,儿子的死其实成了笼罩他人生全部行为的一个阴影,重获阳光的唯一方法就是:复仇。画面陡然一转,castor邪恶的表情弥漫了整个屏幕,无论是他走路带风的大衣,还是他在教堂怒目圆睁的大声歌唱“哈利路亚”,都彰显了他的不可一世和嚣张跋扈。这里有个有趣的地方,身为大哥大他也会俯下身去给自己的弟弟系鞋带,那句:“不要让任何人伤害他,包括他自己。”让这个老大的形象润色了不少,再冷酷的人也会有自己的另一面。
其实影片在这已经做了微妙的对比,失去儿子的正义代表在痛苦着,逍遥法外的邪恶一方却在这安然无恙。这也使之后的追捕场面充满了张力,sean把丧子之痛完全寄托在了抓到castor身上,他那种不顾一切的玩命做法令任何人感到胆寒,最重要的是,他成功了。当sean告诉妻子杀死儿子的凶手终于落网的时候,本以为多年的重担可以就此卸下。但紧接着传来的消息却是他怎样也无法接受的,如今已经陷入昏迷的castor埋藏定时炸弹的地点只有他弟弟知道,而他弟弟只会告诉他一个人。为了解除这场灾难,sean唯一的选择是:和那个他日夜想杀掉的人换面,从而从他弟弟口中套出秘密。





